一般女孩子喜欢看三国的原本就很少。
可能提起三国,很多人首先想起的不是曹操就是刘备。在三国风云里,那一场三分天下冠军的争夺赛中,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做军师,那刘备就不再是刘备了;而曹操如果没有荀彧,他就注定只能是曹操了。
佛教中有“三毒”即:贪、嗔、痴,又称“三火”,“三诟”。
贪,是对于喜好的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历史上有多少人,假假真真的隐藏了自己的贪嗔痴癫,看似君子,看似英雄,然而自始至终还是没有离开这样的本来面目。待一切尘埃落定,他们把面具摘下来,本性就又流露出来,直教当时没有看清楚的人,久久叹息。
荀彧,注音:xún yù,字文若,光看名和字就发现这人很清雅和美好,书生气很浓,他在古琴方面的水平也很高超,做了很多年的尚书令,古文诗词中的“荀令衣香”说的就是他。他出身很好,早年已显露出其才能,曾被称为“王佐之才”。
公元191年,在众人的疑惑和不解下,他投靠了曹操。
他没有贪、嗔、痴的想法,原本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辅佐曹操,平定天下,把大汉天下延续下去。带着这样一个朴实纯粹的想法,他上场了。
192年,曹操领兖州牧,荀彧则以司马身份随其征战,后在194年,曹操东征陶谦,张邈、陈宫乘机在兖州反曹,暗中和吕布勾结。
豫州刺史郭贡受吕布煽动,率众数万来攻,军中甚惧。郭贡要求见荀彧,荀彧准备前往,夏侯惇等人说:“您是一州的屏障,如果前往一定会有危险的,不可以去。”
荀彧说:“郭贡与张邈他们,平素并没有什么往来,现在来得急,计划肯定还没有定下;现在趁他计策未定来游说,就算不能帮助我们,也可以使他保持中立,如果先怀疑,那他就会恼怒而定计了。”
于是荀彧出城会见郭贡,郭贡见荀彧风轻云淡毫无惧意,认为鄄城易守难攻,引兵而去。荀彧又与程昱定计,保全了范、东阿。卒全三城。不久,在195年元月,曹操击败吕布。
我们知道关羽单刀赴会,手里还有把刀,而荀彧是个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他的镇定更为不易。
196年,荀彧随曹操击败黄巾军。荀彧进言,让曹操迎回献帝。曹操认为荀彧之言有理,遂应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亲率大军进抵洛阳,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奉迎献帝迁都许县。曹操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也升为汉侍中,守尚书令。
200年,官渡之战爆发。九月,曹军军粮将尽,士卒疲惫,曹操写信给荀彧,准备退守许昌。荀彧回信说:“眼下军粮虽少,还比不上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那样艰难。当时刘、项双方都不肯先退,先退的一方必定处于被动。您以仅及敌之十分之一的兵力,就地坚守,扼住敌人咽喉使其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
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锐气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失去啊!”曹操采纳其建议,继续坚守待机。不久,许攸投奔曹操,献计偷袭乌巢。曹操最终取得这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每一次的计策,荀彧都行走在数不清的尸骨和鲜血上,在阳谋阴谋杀伐间苦苦周旋,以仁义为先,站在黎明百姓的角度上,站在汉室的角度上。那是一个遍地都是起义的年代,只有他能把头绪整理清楚,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什么是忠,什么是义,什么是仁……
再后来,袁绍败了,刘表败了,孙权败了……
曹操打了数不清的胜仗,可是当谈及改朝换代称帝问题上,荀彧最终还是崩溃了……
一声“明公”,荀彧唤出了欲言又止的纠结,如此复杂的内心就这样在这一刻全部倾注而出,呈现在曹操面前,一连串的质问“现在的明公还是汉臣吗,司空不够,丞相不够,魏公不够,大王也不够,明公想要的是什么,一步之遥”,掷地有声的控诉之后,是长久的沉默。
这一段话语是多年隐忍的爆发,有对暮年曹操的失望,也有对如今大魏朝政内乱的担忧。
对于曹操二十年来不断膨胀的野心,他是看到的,荀令君又是多么得煎熬,对于同样心怀天下安定,一心要止戈休战,梦想百姓安居乐业梦想的荀令君来说,他何尝不想接下来二十年于大王同行看天下一统,盛世繁华?
可是他不能这么做。当年在曹操前途未知的时候,他来到他的身旁,他对曹操推心置腹,同生共死,他们曾一起指天立誓,九州为证,誓言:“终生奉养汉室,永为汉臣”。
他是汉臣,那是他的初心。所以,这一刻他知道,是时候离开了。这一走,是曹操的解脱,于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解脱?
让人欣慰的事情是,曹操终其一生最后也没有称皇帝。
在三国那个浮躁功利的糟糕混乱时代,像荀彧这样愿意逆流而上,不改变初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他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他的节操和勇气,他的才能和智谋,反应的是一个义士的风骨。
或者不论是三国时代还是往后的几千年,甚至直至今日今时我们都似乎只是在乎结果,热衷于谈钱而不是谈感情,热衷于在伪装谈感情中谈着钱。
苏轼曾如此评价荀彧:汉末大乱,豪杰并起。荀文若,圣人之徒也,以为非曹操莫与定海内,故起而佐之。所以与操谋者,皆王者之事也,文若岂教操反者哉?以仁义救天下,天下既平,神器自至,将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之道,文若之心也。及操谋九锡,则文若死之,故吾尝以文若为圣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张子房而道似伯夷也。
在后世的众多评价中,苏轼的评价豁显得那么的了解荀彧。在三国这样糟糕的历史背景下,荀彧能不被贪、嗔、痴,三毒侵害,几十年始终保持着一颗初心,他要结果,但是他不要那样的过程。
君子与非君子的不同点在于,非君子的追求在于结果,君子的追求在于实现结果的过程,而这正是君子的远见。
引用资料参考*百度词条名: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