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不可分,坚持不懈不倒翁。
欢迎来到箜的世界。
今天是第二次《认知红利》的分享。今日重点是讲时间商人,导图如下: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经营一种商品——时间,所以每个人都是“时间商人”。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因为模式不同,所产生出的价值也就有有所差异。从而就有这个时间商人的核心公式,就是:
个人生产总值=时间单价×能产生价值的时间
下面一点点解释。
故事是从作者的一个大学朋友开始的,
一直非常勤奋学习,工作勤恳的同学在上海奋斗好些年,月入1.5万却还是买不了房。于是有点抱怨说,什么也不太懂的漂亮小姑娘一天收入能顶他一个月,他奋斗十年却还赶不上人家半年。
之所以这样,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在用不同的方式售卖自己的时间!
再讲一下时间单价,如你花2个小时写了一篇文章,卖了300元,你的时间单价就是300/2,即150元每小时。
如果想增加个人生产总值,那么就得提高你的时间单价。
最后来说说今天的重点,时间商人的四个模式:
1.零售时间
前面故事里那位同学就是通过“勤奋”来增加“能产生价值的时间”,因此,他会获得和他付出的时间成正比的收入提升。但这样会有三个问题:
①每人每天时间有限,因此,能增加的个人生产总值也是有限的。
②购买他时间的老板也要赚钱,所以他的收入还要被打折一下。
③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生产,花在提高个人“时间单价”上的时间太少,所以只能不断重复着低水平的创造。
这个模式的改变方法:
①提高你的时间单价。将你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在自我成长,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自己在垂直领域里的专业水平……
②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
2.批发时间
前面同学羡慕的网红就是批发时间的模式。即把你创造出的价值,同时卖给很多人。这样你“能产生价值的时间”就可以横向扩展,不再受每天24小时的限制。
如网红主播,音频课程付费讲师,明星人气以及畅销书作家等都是这类。
3.买卖时间
任何公司里其实主要就是两大类员工:
① 创造价值的员工
② 提升效率的员工
所以招聘和管理团队时要分清楚谁是创造价值的,谁是提升效率的,要让适合的人才匹配适合的岗位。
买卖时间是以“你”为核心,用“买卖时间”的模式来不断放大你原有价值的过程…所以用这个方法得先看“你有什么价值”。
4.收时间税
如平台。让其他人在你平台上自由交易他们的时间,而你,不需要出售自己的时间,只需要对他们的每一笔交易进行“抽税”即可。
但平台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平台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网络效应,或者说网络效应也只是结果,真正的原因是你能不能对平台上的人“赋能”。
抽税抽的就是你为他们赋的能所带来的“额外价值”对应的报酬。
了解到这里,我觉得可能目前我们用得最多的方式还是第一二种,零售和批发时间。
不管怎样,多提高自己的时间单价。提高能产生价值的时间。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作者:箜
若是同频伙伴,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