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圣经》
知乎上曾有一个话题:你见过最好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的?
有个高赞回答说:“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2024年是我在新网师学习的第四年,我似乎可以躺在前三年的荣誉簿上高枕无忧,直接申请领取新网师的毕业证了。是的,我每天的要紧事是如何养生,如何平稳地度过快要退休的几年时光,不就好了吗?可是,当我站在2025年的起点,回望2024年,步履沉稳坚定也好,心态松弛自洽也好,收获可圈可点也好,都是因为我穿过了新网师这道“窄门”。这一年,我在新网师的沉潜、跳跃、亮相、收获……穿过新网师这道“窄门”,的确可以走更远的路,的确可以见更多的亮光,也让自己迎来更多的“宽见”。
01 遇见我的“阿勒泰”
“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20多年来只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左右,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
——任正非
华为的“窄门”思维,就是一股“傻劲”,因为目标笃定。
那我进入新网师,也是因为我的目标较为笃定吧。是的,“阿勒泰”的风景迷人,那是因为这个地方的人、事、物都非常纯粹,只是“傻傻”地长着。
这一年,能让我“傻傻”地长着的,当属我在2024年上期选修的由李镇西老师主讲的《故事中的育人智慧》这门课程。这门课程里的“阿勒泰”,通过李镇西老师的一个个故事,抵达了辽阔山野,抵达了对教育和人性的理解的辽阔山野。李镇西老师的故事,都是平凡的,都是日常的,是每一个教育人都会遇见的琐碎,正如《我的阿勒泰》传递出的——“你永远可以在乏善可陈的日常里,寻找闪烁的微光”这句话一样,身为教育人,必须拥有在稀松平常的日子里,寻找智慧的微光,不断汇聚,终将修炼出关于教育的大智慧。
“李镇西老师关于执教公开课的一些曲折故事,从‘问题造假’到全国比赛的课临时放弃备了很久的设计,到现在的风格形成,我才深深理解:语文课堂也可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可以说,李镇西老师给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很好的范本,值得所有中小学语文老师借鉴和推广。”这是我在第二讲里的所写。这个观点,时至今日,依然是当我面对现实教学中,最想呼吁的一句话。有多少课,打着你不懂的旗号在上,也有多少课,打着“我讲一遍你就得会做”的旗号。真正的阿勒泰,其实是艰辛的,犹如当下的教育现状,如何在这艰辛的环境里,寻找到希望,仍是我们的功课。
“身为学校领导干部,首先是‘成己’,其次是‘达人’。只有自己能够身先士卒,能够率先垂范,才能让你的管理工作增加强大的说服力。在此基础上,拥有‘达人’的敏锐、见识与智慧,才能让你的管理工作有成效。”第七次作业里,我写出了如上的感受。这段话,我将用在我今年的述职里,表达我的管理理念。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八次作业中的一段话:
在学校里,我们要和学生保持‘平等’,那就需要我们的示范引领:
我们要求学生情绪稳定,我们教师首先要情绪稳定;
我们要求学生排队上厕所,我们教师也要排队上厕所;
我们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我们教师也不迟到早退;
我们要求学生互相尊重,我们教师也要互相尊重;
……
这样的要求,我依然把它当做对老师的最基本的要求,写下来,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当我们的教育中,更多一些关于“人”的视角,散发人性的光辉与魅力,才能够让我们的学生也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才会获得“不论什么样的境遇里,都能笑对生活”。我坚持用这样的方式和学生相处,才赢得孩子的青睐有加。比如,他们会画一个众筹版的超豪华的生日蛋糕给我,在每一个日常给我很多温暖。
这是新网师课程里的“阿勒泰”,经由我们的“傻劲”,才能成为我们每个人的“阿勒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