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感触最深的一个词是“育儿育己”,也越来越发现养育孩子的过程,确实是父母在不断修炼自我进阶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焦虑。
有很多新手爸妈,一听说“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头三年!”“错过孩子成长前三年后悔一辈子!”这种观点,就恨不能各种全脑开发情商培养一起上,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陪伴孩子的时间都处于紧绷和焦虑状态,效果反而更差。
也有很多家长看到别人家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俨然一副学霸模样,于是就着急忙慌给自己孩子报了一大堆补习班还千方百计发展孩子各项技能。这种对孩子未来的焦虑甚至演变成了一种强迫症,只要别人家孩子学的会的,自家孩子也都要学要会才行。
父母太过急切的想让孩子方方面面都得到最好的发展,是造成教育焦虑的最重要原因。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原本是最快乐的,但是因为父母的过度焦虑,这种陪伴变成了一种强迫式的,必须完成的任务。原本是充满爱意的亲子时光,变成了孩子不乐意父母不开心的一件事情,实在是得不偿失。
不仅仅是为人父母,焦虑其实是当下很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焦虑是一种常态。我们明明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好的世界,物质越丰富却越加觉得焦虑不安,总怕来不及,总怕做不好,原因是什么呢?
一、焦虑来自于重复信息的爆棚
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棚的时代,只要你无法摆脱对微博微信搜索引擎等社交软件,你就会主动或被动获取许多重复、无意义的信息。反复获取同一类信息,会加深大脑对单一信息的认知程度,而一旦这类信息戳中了你的痛点,你的焦虑水平就会递增。
打个比方,你打算考某个证书,通常人们的做法是,先上网搜索资料和学习指南,收集很多信息,下载好几个相关APP关注一大堆公众号还花钱报培训班。这个过程,往往就是你的焦虑水平不断递增的过程。而这种焦虑带来的后果就是拖延,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当初信誓旦旦要去学去看的资料从完成收藏下载保存那一刻起,你再也没有看过。
二、焦虑来自于欲望和恐惧
马克吐温说,我们的一生中充满了可怕的灾难,而其中大部分从未发生过。其实焦虑也一样,很多人的焦虑是一种精神焦虑,是一种自我欲望无法满足的害怕和担忧。
为什么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焦虑,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变得更好更优秀,他们害怕自己付出全身心去陪伴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成为自己想让他成为的那种人。所以为人父母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太过苛求孩子,一味焦虑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三、焦虑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
樊登老师在《次第花开》这本书里讲过,焦虑来自于对无常的抗拒。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我们明明有可以变得更好的机会,但也有无法做到的可能,这种不确定性让我们心绪不宁焦虑不已。
工作中,上级设定了新的业绩考核,如果完不成你很有可能失去晋升的机会。你很希望自己能完成任务,然而你也明白自己有无法达成目标的可能。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很多人就会非常焦虑,其实只要尽力而为就好了。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些都很正常,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谁还没点焦虑啊?要知道焦虑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因为过度焦虑而产生的拖延症、抑郁症、恐惧、压力等等心理问题才是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有效管理自己的焦虑水平,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一、放下手机,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
信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用适度才有帮助。大脑储存的无用信息越多,人就会越焦虑。在《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这本书里,作者提出管理焦虑水平的第一步,就是要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将自己从手机、电脑、ipad里解放出来,严格限制上网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而不是你和手机。
二、珍惜一切不完美,接受一切不确定
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真正的完美,不管是人还是事。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不管你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一个普通的员工,还是一个普通的妈妈,都很好。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性格,不完美的工作,不完美的养育方式,凡事尽力而为就好,不要苛求。把关注重点放在一切值得感恩的小事上,学会理解和接受所有的不确定,并与之和谐相处,脚下的路才能走得更坦然。
三、持续而有规律的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让身体分泌出足够健康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这对降低焦虑水平有很重要的作用。除了焦虑之外,所有你能想到的诸如自控力差、拖延症、压力大、抑郁症等等情绪、心理类问题,通过持续而有规律的运动都会得到有效治愈。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快走、慢跑、游泳、瑜伽、有氧舞蹈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保持正念
专注于你的一呼一吸,就是正念的状态。洗碗时就只洗碗,而不是想着接下来要喝的那杯茶,觉知自己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想与感受。
推荐大家都去读一读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这本书,用樊登老师的话说就是“读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所谓的难关。只要你能学会保持正念,甚至只要能够提醒自己保持正念,你就会在一秒钟之内变得心平气和。”
只要你能保持正念的态度,对当下的时刻保持清醒的觉知,专注此刻,专注当下,就不会再为任何情绪所苦,包括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