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结束的时候,一位伟岸、坚毅、果敢的父亲在脑海里深刻。他和大多数的父亲一样,又和大多数的父亲不一样。一样的是不苟言笑,总端着一副严肃的表情和拳拳爱子之心;不一样的是,追寻梦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择手段,对己如此,对儿女同样如此。
许多人说,看这部电影看的哭了。我想,不是因为感动,不是因为同情,而是震撼!震撼于一个人对梦想的坚持与守望,震撼于梦想道路上那样卓越的艰辛从不言弃。震撼于我们渴望成为那样的一类人,却从来做不到为梦想去很努力!
所以,让我们流泪的是,看起来毫不费力背后的努力。让我们流泪的是,那个看起来从头到尾就一个表情演的很差的爸爸,用所有的抉择和行为,或迟疑或坚决或毫无道理,真真切切让人感受到爱子、追梦重重叠加演绎的,一位父亲的丰富内涵。
影片的开始,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成为全国摔跤冠军后为家庭生计放弃梦想;影片的承接,为继续逐梦,这位父亲各种道听途说的偏方,想尽办法生儿子。在生不出儿子逐梦难以为继的时候,女儿们打架击败一个男孩,他顿悟,女孩也可以成为摔跤选手,也可以夺取金牌!
于是,他穷尽一切条件、方法,开始训练女儿成为摔跤冠军,以期有朝一日为国家夺取金牌。
至此,影片的发展方向奠定,主人翁们的价值方向也奠定。对国家金牌的不懈追求,是摔跤爸爸为自己此生价值的选择,为儿女一生价值的选择,更是为国家价值的选择!
开始,孩子们根本不理解爸爸的行为。Geeta说:什么样的父亲才会逼自己的女儿成为摔跤手呢?让她们五点起来跑步,像奴隶一样辛苦,和男孩摔跤,如果她们抗议就剪掉她们的头发,但愿其他人不会摊上这样的父亲。
追求金牌的道路,特别是印度这个国家想要获得金牌,注定坎坷而波折。除了爸爸自己,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是没有希望的,是开玩笑的。没有人理解他的做法,做母亲的反对,做女儿的反抗,做乡亲的调侃嘲笑,唯有他自己,坚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一条路,勇往直前:
他训练女儿成为摔跤手,这在他们村里闻所未闻,而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奇谈。
他给孩子们吃鸡肉,补充营养。遭遇妻子的反对,不让肉食进她的厨房。印度是种姓制度,规定高级种姓不得食肉,他们认为是不洁的。
他剪掉女儿的头发,伦理风俗在他眼里视若无物。
他让女儿和男孩摔跤,要知道这对男女界限分明的印度女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很可能这两女娃此后都没人要了。刚开始,她们自己也觉得抬不起头来。
他很疯狂,二话不说去到女儿学校,开始陪练,坚定自己的训练方法,可为国夺取金牌。
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走一条没有人认为对的路,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内心的坚定。这也注定,金牌是属于他的,梦想是属于他的。
影片的转折点,是那14岁新娘回答Geeta的一段话:我倒希望能有一个这样的父亲,至少他是为你们着想,否则你们也会像我一样,从出生起,就注定与锅碗瓢盆为伍,整天有做不完的家务,到14岁的时候便要嫁出去,好减轻这个家的负担,最后被送到一个从未见过的男人面前,为他相夫教子度过余生,这就是我的人生。
印度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是事实,即使最杰出的人去呐喊,也难以改变传统的强大惯性。做父亲的看似是强加梦想在女儿身上,可何尝不是,在她们尚未懂得人生苦难的时候,为她们择一条有所选择,可自己做主的,自由的人生道路。正如父亲骄傲宣称的,“让女儿能强到主动选择自己的丈夫”。这才是父亲逐梦的可贵之处。它一点不掩饰现实的残酷,无论是早婚、父权、官僚,甚至于摔跤运动本身的激烈与危险。针对面临的社会问题,他都抱着一颗勇于选择的心。他选择了,也为女儿选择了,并且行动了,从卑微的起点,直到自己的目标。
听了该女子的话,两个女儿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从被动训练转为主动用功,从摔倒堂哥、击败男性对手,到两姐妹赢得全国冠军,发展的还算顺利。可两姐妹捧回全国冠军奖牌的时候,这位父亲并不很开心,因为他的梦想,不止于此,而在更高的国家金牌。所以,当姐姐变了的时候,他沉默了,还是坚持了二女儿的训练与成长;当大女儿醒悟的时候,二话不说跑到学校旁边当起陪练。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式和策略,而终于Geeta摘回印度首枚金牌。
最后一场夺金大赛里,他不说战略,只说结果:你要成为被记住的那个人。因为只有被记住,你的人生才有价值选择;因为只有你被记住,才能成为榜样,成为大多数女性奋斗改变命运望向的目标。而首枚国家金牌最具含金量被载入史册,从而改变人生的方向。这一场逐梦里,可说是国家金牌意识的觉醒,也是妇女命运的抗争史。
最终的最终,女儿们自身顿悟,完成蜕变和真正成长。漫长一生的筑梦史,终于完成。
一位父亲的宽广大,改变了许多历史和命运……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