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集《欢乐颂》里,失恋的小蚯蚓看得人实在想逃离。
那天看到有同学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是一个叫森山大道的日本摄影师说的:“极端来看,我没有,也不想拥有人际关系。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拥有一个人静静发呆的时间,如此而已。然后,在生鲜超市、便利商店、百元商店那小而安全的购物行为中感受一点微小的喜悦,不多作无畏的思考,孤独而忘情的度日。”
很典型的艺术家思考模式,我点了一个赞。
但是,我不完全认同这样的观点。
这样的思维模式放在艺术家身上当然没有关系,因为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有的时候,艺术的确有它独特的狷狂世界。
但是落实到我们自身,似乎就有哪里不太对劲。
最近几年,反社会型人格和多重人格很火啊。不知道是受了卷福或谢耳朵的“高智商是一种新性感”的影响,还是各种悬疑或刑侦小说改编剧正盛,总之,这年头如果不表现出一种离群索居的姿态或者多面且冷淡的模样,似乎整个人都比别人简单无趣了一样。
可是反社会型人格和多重人格哪里是常人想像的那样高贵冷艳。多重人格患者长期忍受的精神折磨和反社会型人格患者的高攻击性、无羞惭感是很恐怖的。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你所以为的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还有所谓的无情、冷漠以及高度理性,说到底就是一种中二的清高。
我们从古猿进化而来,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制造工具、建立制度、完善思想,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从丛林分布到城市的形成,从个体的生长到家庭结构的建立,大自然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交流必要性。人类需要交际,也需要建立情感的联系。
不要否认你拥有的情感需求,人类终究还是一种群居动物。
不过,与此同时,人类又有别于一般的群居动物。作为目前已知最高级的生命体,我们建立了很多的道德以及法律制度去约束甚至进一步完善自己。
其中有一条和我们的群居本性有一点对立但是并不矛盾——独立。
这是一个褒义词。它反映在幼儿园老师教导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反映在拥有可以自我审查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控制的情绪处理能力。
之前认识过一个姑娘,很要强的一个人,永远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是那种考了八十分觉得要是考九十分就好,考了九十分又会觉得要是考一百分就好了的人。对自身要求永远高于自身实际能力其实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有压力才有动力在有的时候是有一定道理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很好的处理压力带来的负面因素,比如情绪的波动。
我认识的这个姑娘恰好就属于不能很好处理的那一类。和她相处的一周时间内,临时调改的课表,食堂菜里多放了一勺盐,甚至洗面奶第一次挤少了第二次挤多了……等等,都能成为让她皱紧眉头向别人抱怨的导火索。周围笼罩的低气压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别人的生活。
我想她应该不是个例。
其实哪里来那么多神烦呢?
有问题就去解决呗。
暂时解决不了就提升自己再去解决呗。
提升了也解决不了那一定不是你应该考虑的问题吧。
比如,天呐,太阳五十亿年后就变成红巨星了,这可愁死我了!
微笑。
能将自身高效的管理是人类独立的一个体现。
我们正常表达情感沟通的诉求和协作生活的需要,但是又能在与会侵犯到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中找到平衡点,大概就是一个成熟的个体了吧——也就是那种独居着的群居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