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参悟

    六祖慧能出道之初,在广州光孝寺参加一次法会,有僧人们说“风动幡动”,他一语惊人,说出了是“心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教是思维追求创新,是非常明显的。在我们今天的认知度上,可在心动的基础上,再往前推进,说是地球动宇宙动。

    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就觉得佛学的玄妙所在,其实就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法。

    于晓非解读《金刚经》经的时候,说出了价值体现在差异。

    我就按这个差异,将儒学和佛学的两相比较,佛学的三世观和儒家的孔子所倡导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是有明显的差别,他的心是信奉鬼神的,从孔子小时候祭拜活动模拟,以及他说的记录“祭神如神在”等等言论,分析他其实对于这个神灵是顶礼膜拜的,但是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

    学习佛学儒家不是为了学而学,是为了解放我们的思路思维;同时,要关注当下,分析社会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再将之去普度众生,将儒释道三教的文明文化传播弘扬出去,让大众都能够得到精神层面的喜悦。

    佛学的“应如是降伏其心”,与王阳明的心学与及孔子的“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恻忍之心比较,是不同角度的阐释。

    现在为止有很多的《论语》翻译解读的版本,可说是孔子思想在后世世人心目中的影响力魅力,不同的人解读就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就像“风动幡动”的例证,每一个人的起心动念都是不同的,但是归一到一个核心:感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