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有神仙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6年,盛夏如火。若有山风可吹、有溪流可洗涤、有青莲可远观、有莲子可采摘,便如同宝地,世人将纷沓而至。

      倘若此山在白云深处,不足为外人所知,一如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有高人隐士搭一草庐,春可赏花夏听雨,秋摘果实冬看雪。闲来寂寞时,可以调素琴,可以采菊东篱下,可以悠悠然的一杯茶后,看南山之巅的云卷云舒。

        这样的山,我们都心向往之,更希望山里真地住着神仙,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该有多好。只不过凡夫俗子的我们,终究如南柯一梦。

       梦有时未必就是假的。

一、寒山脚下聊神仙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这是皇室后裔、诗僧寒山子隐居70年的地方,浙东天台山寒岩。寒岩山并不高,百来米而已,但峭壁如嶂,当年有一挂飞泉纷纷扬扬,如晶莹水珠,如细细水沫,夕阳西下时,暮光投映其上,卷珠帘般的水沫闪闪烁烁,甚是美丽。

寒山脚下有个寒岩村,村头有个寒山茅舍,九千和老同学、村支书以标兄靠窗品茗闲话。

窗外有几十亩的荷花塘,风扶荷叶,娉婷婀娜;再远处,有一湾清溪绕着寒岩缓缓而流;目光尽头,是寒山子隐居地寒岩洞,暮色尚未起,天台十景之一的“寒岩夕照”无法得见。

青山,绿水,天蓝云白,荷叶田田,荷花粉白,阡陌相连间,有炊烟腾挪而起,有犬吠相闻。寒山子选择此地隐居,不知是因为山水之恋成就了他的淡泊诗意,还是他的明快随意感染了山水花木。

庆幸的是我们,不仅有寒山拾得之间的禅语问答,也有了桃花源般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山让水在哪里流淌,爱也就在哪里蔓延,不是么?

“——我们这除了寒岩,其实岐石山也挺不错的,你可以去看看。”

“山上有什么,有神仙还是有神奇的野兽?”

“遇见神奇的野兽不一定是好事,但遇到神仙一样的人,却是非常有趣的。”

那神仙一样的人,会是什么样呢?以标兄介绍说,岐石山上有个道长在那修行,他本是台州学院的老师,后来就自己带着几个弟子种菜植树养花,还有一群孩子跟着他。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这是大诗人李白眼里的神仙。"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区宇若兹,不可殚论。"这是班固笔下的神仙。“三界五行之外者,神仙也。”《梅花岭记》中的神仙则让我们浮想联翩。常言道,神仙来自凡人间、凡人博学自成仙。能像《天龙八部》里段公子念念不忘的神仙姐姐固然是好,像《红楼梦》里贾宝玉梦见的神仙姐姐也无妨,或许《八仙出处东游记》里的各路神仙更有人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路遇长白须爷爷

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晚。听以标兄描述一番岐石山上概况后,在斜阳西挂时分,驱车前往岐石山。

沿桐街线向南,到岭下桥头,准备左转。

“爸爸,你看,那位爷爷的白胡子好长啊,真像电视里的那些神仙。”儿子在惊呼。

循声望去,一溪自两岸山间而出,到此水势平缓,溪面宽敞。远处的青山已有暮色初起,阳光仿佛蒙着薄纱的灯光,照得溪面一片金色。在波光粼粼中,一条竹筏,一枝竹蒿,一位老人,撑开水色,向我们款款而来。

水风吹过,有水鸟惊起飞掠而过,老人及腰的长须和着敞开的白色衣襟一起飘动着。

若不是竹筏上的鱼篓,真以为自己到了沈从文的边城,等待翠翠爷爷的摆渡。

这样的老者,九千还见过一个,就在不远处的明岩寺。

“东溯小溪,南转入明岩寺。寺在岩中,石崖四面环之,止东面八寸关通路一线。寺后洞窈窕非一,洞右有石笋突起,虽不及灵芝之雄伟,亦具体而微精细小巧矣。”20多年前,九千读完《徐霞客游记》与同学秋游明岩寺。有一位年近古稀的爷爷(据说是寺里珈蓝殿下面那栋房子的主人),也是慈眉善目、长须飘飘,为我们这些学生讲述明岩最出名的“五马归隐”故事:相传唐贞观年间,台州刺史带四骑兵追赶寒山、拾得,乞问仕途,五骑飞赶至此,突然 “轰”的一声,若门庭洞开,寒山、拾得纵身而入。五匹快马也跟着想飞奔进去,不想被掀翻在地,又是“轰”的一声,石门合上了。岩壁上印下了五匹马的影子:第一匹跑得快,只留条马尾;第二匹留个马屁股,第三匹留了两条后腿,第四匹正翘首直追,最后那匹马还在回头顾盼呢。刺史望壁兴叹:寒山无踪迹,五马隐青山! 

现想来那位爷爷应该九十多高寿了,听说身体还很硬朗。

都说山中乾坤大,长须白发可为证,不是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歧石山顶寻道长

沿山路弯弯盘旋而上,临近山顶时,豁然开朗,有瓜果蔬菜跃然面前。

这是一个寂静的小山村,也是一个发霉的村庄,随处可见残壁断垣。除了几声犬吠从柴门中传出,几位白发老人依旧自顾自地摘着豆角,没人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里没有想象中的书院与道观,只有在一片落败的房子中,最西边靠近峭崖的那一幢格外显眼。院子里有竹篱笆,篱笆内有花草,院落里有孩子在玩耍,还有几个孩子刚钻进一条青石小道。一楼的门和窗户上都贴着毛边纸,上面写的是大开大合的《礼器碑》,偶尔还有秀气的《曹全碑》夹杂其中,笔力线条虽不算大家风范,但也别有几番韵味。

此地应该就是道长修行之地。

走进房间,正对着门的墙壁没有粉刷,还是农村的空心墙,砖块是黑白相间,墙上挂着一块黑板,上面写着:“1、孙杨病退;2、每秒400t,光纤突破;3、开门黑,女排不敌荷、美”,黑板左边是一个行楷毛笔字“静”,右边是隶书的“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进门右侧木墙壁上挂着 “在水一方”,左边是黄泥墙,坑坑洼洼的墙上贴着几张手写版新闻“今天我们去武汉看海,6月30日到7月7日特大暴雨”、“扎尔伯克的裸捐和感恩。3700万美元的父爱和价值”、“舌尖上的罪恶:三吱儿、醉虾、烤乳羊、铁板甲鱼”等。 中间是几排座椅,大概能坐20人左右,桌子上的东西摆放挺有意思,有的收拾地很整齐,有的横七竖八,有的用青花瓷杯,有的用塑料杯,有的喝灌装牛奶,有的放着道德经,有的放着岸本齐史的漫画。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混搭的恰如其分。

在我们兜兜转转时,一位长发结痂的格子衬衫女子跟我们打了个招呼,并带我们去找道长。道长俗姓卢,年届不惑,宽袍挽髻、身量魁伟,带着一副民国时期的先生式眼镜。

四、清风陋室扫尘心

卢道长邀请我们去看看他的藏经阁、阅览室和茶室。从羊肠小道弯曲而上,爬上十个台阶后,到达一个袖珍小院,青苔爬满了台阶,几块条石砌成石桌,上面放着几个破碎的陶瓷瓦罐,瓦罐上种着花花草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穿过院子,跨过门槛,是个茶室,其实是农村的楼梯下小杂物间而已。一个小茶几上放着看不出材质的石头茶盘,上有几个栽着小绿植的瓦片,有几块当做茶托的薄青砖,杯子随意地散落在茶盘上,几把缠着布绳的小竹椅靠墙放着。抬头是一盏蛛丝马迹灯:老式的25w钨丝灯,灯罩是薄瓦片拼接,残缺的蛛丝环绕其外。

挤过茶室的通道,来到楼梯口,脱鞋而上。木质楼梯嘎嘎作响几声后,我们已经来到道长的藏经阁,这里显然经过精心布置,原来的老长条木板已被柚木色的厚实木地板替代,踩上去没有了晃动感。现有的藏书不算多,几个书柜还没有摆满,书分为人文历史、宗教哲学、医药科学等类别。

绕过书柜,来到窗口,为之一振。木格推窗已换成整片玻璃窗,窗前摆着一对沙发和一个小茶几。凭窗望去,群峦叠嶂,“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道长说,最喜欢午后躺在这里,眯着双眼,听风吹过山坡,听鸟鸣走山间,听云长舞蓝天,听雨敲打树叶,可神游四海,可深度入眠,可上下思索,可偃仰啸歌——

斯是陋室,有心有趣的人居之,一样的精彩。

五、岭上白云多书声

道长继续领着我们走走转转,路遇一个8岁模样的小男孩在洗衣服。

“老师,你能不能帮我洗一下,我都洗了半小时,衣服还不干净?”

“哇,半个小时啦,你好厉害,九阴白骨爪就快练成了,再努力一下。”

师徒俩的对话,引得众人一片笑声。道长告诉我们,这些孩子年龄以中小学生为主,平时在家比较难管、在学校让老师头疼,来了这里以后,都比较自觉团结,定时起床上课,阅读写字,农活嬉闹,洗碗洗衣,晚读写作,每天都很充实。他最怕听见孩子说无聊,所以会组织孩子们晚上在晒谷场烧烤,会带着孩子步行下山到街头镇赶集,会带着孩子到寒山湖边上玩水看夕阳,会让孩子观察云彩的变化写岐石山村的新闻,会心甘情愿的当孩子们打水仗的靶子,会带着孩子采摘瓜果种植蔬菜,会跟孩子讲天下大事社会趣事——

道长告诉我们,他原来是浙江中医学院推拿专业毕业,在台州学院当老师,后来在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中,得知这里历史上有龙溪书院,并有老师托他保管处理上万册图书,所以他发大愿心,要重修龙溪书院,要让岭上白云多闻朗朗书声。

得知儿子学习书法已有几载,道长取来一截竹筒,上有“更柳一”字样。在大家不得其解时,他开始揭秘。农村竹子随处可见,各家为了区别,都会拿笔在竹子上号字“张三家1”“李四家2”等。农民的字基本上写的都不怎么样,但道长有天看见“更柳”这几个字非常潇洒、行笔一气呵成,像是专业练过一样,他就很好奇:这个人为什么字写的这么好,是不是家里有遗传或者有书法传承。于是,道长就到村里去打听,结果更是稀奇,这个更柳是个半文盲,家里也没几个有文化的,但他平时做事特别认真,什么东西都要理得整整齐齐,连家里用的锄头柄都要打磨得非常光滑。所以道长就推理这更柳在号字时,应该非常专注认真,所以才会有这么一手好字。

道长的一番用意,我懂,儿子也懂了,他悄悄告诉我:“爸爸,连没文化的农民都能写出这么好的字,我有什么理由写不好字?”

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

暮色四合,一片宁静,回望道长写在门上的条幅: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挥手作别岐石山,期待着下次的归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7,428评论 6 5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024评论 3 41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5,285评论 0 37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548评论 1 30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328评论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78评论 1 32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2,971评论 3 43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098评论 0 28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616评论 1 33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554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725评论 1 36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243评论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3,971评论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361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613评论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339评论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695评论 2 3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邢台自古神仙多 两个神仙诗对乐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对于寒山寺...
    为世瑞阅读 1,165评论 0 0
  • 今天约了燕子和唐琳一起出来亲子游。 早上九点多就出门了,玩到下午四点多才回来。 之前是在秀玉包厢里吃饭。宝宝还是有...
    熊小笨阅读 259评论 0 0
  • 我买了一套摇铃给小宝,拍了图发给三只小猪群看。 朋友说:现在的小孩真幸福。 我们以前,很少有这种又贵又花哨的玩具。...
    Fantas阅读 297评论 0 0
  • 屋外那雨 作者 / 何小玲姑娘 七月中旬,一场猝不及防的绵绵细雨落在了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从昨晚一直下到了现在,看...
    遇见小何同学阅读 2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