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玮的新书《这本书好吃吗》上市了,封面印着这样一句话:“读经典的方法只有看吗?还有一个方法——吃它!”
吃确实非常重要。这一观点不仅被作家们广泛接受,后朋克乐队如梦(ROMO)同样显示出他们对食物的钟爱。除了刚刚发行的新专辑《影子的最后变化》,他们还有一个隐秘的身份——“美食博主”。如果你打开微博,搜索如梦乐队,可以看到大量美食,比如排骨、清炒苦瓜、胡萝卜黄瓜煮冬瓜、烤馕和绿豆汤。似乎还有一些“黑暗料理”,等待大家命名、品尝、探索。
大概小学时候,学校布置读书作业,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情节基本忘了,书中的食物却印象深刻。第七章中,8月14日至26日,鲁滨逊这样分配食物:早餐一串葡萄干;午餐烤一块山羊肉或一块海龟肉;晚餐两三个海龟蛋。印象中,随着主人公饮食状况越来越好,自己阅读的心情也越来越好。
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且听风吟》中,也提到不少食物,丰盛且精致。读到时,如同真的吃到一样,想立即把它们塞进嘴里。也许,这是村上小说受欢迎的一大原因。村上如招待尊贵客人一样,通过文字,把美食端到我们面前,而且,一次端出的食物不会特别多;那些一下子狂吃大量食物的吃播,似乎并没有勾起我的食欲……
列举一些书中提到的食物:
炸薯片、咸牛肉三明治、布满砂糖的甜甜圈、油炸沙丁鱼罐头、意大利细面条、浇上可乐的热蛋糕、撒在草坪上的爆米花……
会不会一下列举了太多,变成文字形式的吃播……
总之,小说是重要的,音乐是重要的,食物也是重要的。詹姆斯·索特的《光年》给出温柔无比的论断:“生活是天气。生活是食物。”为什么呢?小说后面写道,在一块蓝格子布上吃午餐,一些盐撒落其上,烟草气味弥漫其中,法国布里奶酪、黄苹果、木柄餐刀各在其位。
书中一位人物声称:“午饭不是饭,是一种职业。它耗去你整个一生。我和一个很好的女孩吃的午饭。你不认识。”
遥想曾经,我想把“奶茶”写进歌词,为朋克或后朋克音乐注入新的饮料。也许因为不爱喝奶茶,如梦乐队吉他手陈源驰强烈反对这种做法。但是,他做的菜却非常好吃!行吧,听着他在新专辑中独树一帜的吉他声,我开始理解烹饪和音乐之间的相关性。专栏作家亚当·戈普尼克声称自己是法国迷,他写道,所有作家都梦想成为好厨师。
《火山旅馆》后记中,孔亚雷老师写道:“跟厨师一样,当他精心制作的食物被放进闪亮的白盘子,端到顾客面前的时候,他会有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感觉。既紧张又期待。既疑虑又自信。既卑微又骄傲。但无论如何,他没有时间想太多。他要开始考虑下一道菜。下一部作品。”
把作家置换成音乐人,观点也是适用的。无论作家还是音乐人,完成一件作品后会暂时感到十分愉快,但愉快一会儿后,便开始构思下一部作品。烹饪与艺术创作有相当多共通之处。所以,练习写作的同时,也许我应该学着做菜,一来干净又健康,二来能省钱,三来可以训练动手能力,四来还可以培养对于生活的热爱,五来……
嗯!有机会吧,比起做菜,我更喜欢洗碗;比起洗碗,更喜欢吃菜。应该没有人对吃没有兴趣!如果有,我也无可奈何。还是希望大家对吃永远充满热烈的热情。我有一个一直以来的观点,也许有些偏颇,但我还是要说——热爱食物,就是热爱生活!
唔,写到此处,喉咙和肚皮开始蠢蠢欲动,特想买一杯奶盖红茶,分开装的那种,先吃奶盖,再喝红茶,一鱼两吃。这个想法怂恿我离开房间,可播放器里的鲍勃·迪伦还在唱《乡村派》(Country Pie):
树莓、草莓、柠檬和酸橙
蓝莓、苹果、樱桃、南瓜和李子
这是翻译,原文是英文:
Raspberry, strawberry, lemon and lime
Blueberry, apple, cherry, pumpkin and plum
这么多水果,我是不是该换个口味,喝杯果茶?于是离开房间,走向附近的奶茶店。那家店不远,大概10分钟就到了,我戴着口罩,扫码点了杯奶盖红茶,城市里空荡荡的。
回家路上,戴上耳机,听如梦乐队的《亚当之眼》。主唱肖宇唱到“耻骨的 耻骨的爱/龋齿的 龋齿的爱”,彷佛一种绝望的呢喃。翻了翻歌词,那几句“学会行走之前听到的/一定是来自母亲的责骂/用一万遍,烘培柴米油盐的糟粕”、“咒骂吧 竭力的咒骂我/反正这颗心,早坏透了”,让我想到母亲,想到自己在《遥远的生日快乐》中写下的:
“有时候,她会不经意地谈到死。我很害怕,不知道她经历过什么,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
是啊,有些事情,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而我们经历的一些事情,他人也无法明了。
“我想,世上的的确确有多种多样的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活着。”
“一切都将一去杳然,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捕获。”
“我们便是这样活着。”
村上说得不错,而且和上面那句完美衔接,可然后呢?还是希望一个更积极的解答,于是我开始从下往上翻这篇文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结束这篇文章的方法呼之欲出——首尾呼应。
每当人生悲观无力的时候,我会想起写下的这篇文章:
“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