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是学霸,就是村里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我曾经在初二下学期中的时候,提前把整本数学教科书都预习了,而且将对应的练习题都做完了。我永远记得那些双休日的下午,我坐在书桌前,超前做着练习题,一做就是一个下午,等到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我的书本上,我跑出去透个气,伸个懒腰,心中那种满足和成就感难以言表。
当时支撑我做这样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要比别人做得好,做得超前,不能落后。我脑子里有假想敌,当我想放松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自己的竞争对手也许正在挑灯夜读,奋笔疾书。所以我不允许自己有丝毫懈怠,凡是可利用的时间,都会拿来学习。
但是到了初三,我每天的时间变得跟别人一样多,因为从早到晚,每天的课程被学校安排的满满当当。我已经没有时间再去给自己补习,我自然也就失去了超前的优势。数理化三门课程,随着知识点愈发复杂和深入,我开始慢慢跟别人有了差距,当时我是想不明白的,我还一度陷入在这种落差中无法自拔。
但是现在我知道,因为我的理解领悟能力不够深入,与别人拉开差距是必然的事。
在此我想到一个人,他已经不能用学霸来形容,简直就是神童级的存在,每次考试都稳居年级第一,老师们都专门开会研究他。
等我跟他同班了,我发现每天自由复习的时候,他就只摊着一本教科书在面前,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做题或者复习错题。当时我其实很不解,在我看来,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最浅显易懂了,只有做题才能得到巩固和延伸。现在想想,他的做法就是在不断深入理解知识点,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领悟。有了这个深入思考的过程在做题的时候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人愿意花时间,通过反复做题去提高正确率,其实有种背题的嫌疑。这样做不是没有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点得到反复运用,但是如果下次同样的知识点换一种方式和思路提问,也许很多人又不会做了。这是一个既勤奋又懒惰的尴尬处境,勤于做题,懒于思考。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我们的下一代要怎么摆脱这种困境?在这里,我要引用武志红老师的观点。
从学业上看,对孩子最终成绩影响最大的,是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逐渐显现的深度理解力的差别。成绩的分化差不多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此后有很多科目的学习会始终呈现巨大差异,一直到成年。
那么这个深度理解力又是什么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其实最简单来说,就与思考习惯有关。一个人如果经常进行主动思考、独立思考;如果任何事情他能不满足于被告知答案,而期望自己进行逻辑推理;如果他能习惯于透过表面思考为什么,透过一层为什么追问更深一层为什么;如果他长期与人沟通自己的思考,能理解不同观点与证据。那么学业上的问题就不会成为巨大的障碍,而是一个又一个值得思考的案例。
而跳出学业看,对孩子长期发展最有益的能力是什么呢?是一个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自主性。一个人能够为自己做选择、做决定、把控自我人生的方向是一个人获得长期幸福的最重要因素。事实证明:让孩子自觉、自我驱动的学习,有更长久的良好效果。
那又该如何让孩子具备自主性呢?这同样是一种习惯。
让孩子从小的时候就参与到自我人生的选择中,为自己的方向选择、做事方式、时间管理做决定;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负责,对孩子像对成年人一样尊重;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做主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所有的这些都是把人生的主人翁地位交到孩子手中,而逐渐形成的习惯会让他在未来的人生中找到方向。
因而,这两种习惯是我们在孩子启蒙阶段就可以为孩子打好的基础:思考习惯以及自主习惯。
买菜也好,做饭也好,读书也罢,睡觉也罢。
如果我们能在生活的每个细碎的瞬间,与孩子深入交谈,聆听孩子的声音,尊重他的选择,让他决策他的生活安排,与他讨论生活的前因后果,引导他去思考,鼓励他提出自己的理念。
那就是最好的启蒙了。
我们的成长或许已成定局,但是孩子的启蒙和培养正当时,家长要摆脱超前=好的理念,着眼于长远,做好润物无声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