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不败者,奇正是也。
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这也许是《孙子兵法》里让人误解最多的部分,经常有人说“出奇制胜”,好像是说要出奇招,事实上,这个“奇” 读如“机”,是奇偶的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指的是分站的思路,你要有一个正面部队,同时要分出一个或多个预备队,等待时机出动来取胜。
不管团队有多小,也要分战,不能一股脑儿乌央乌央地一起上,就像苻坚的百万之众一样的,看上去很多人,其实是乌合之众,越是人多,也是要分成不同的作战部队。
最典型的,就是韩信攻赵,他只有一万兵力,攻打赵国十万之众。这在孙子兵法看来其实不应该打,但韩信打胜了,他就充分应用了“正奇分兵”——
他先带了一支部队先去打,然后还总共分派了两支部队:一支背水列阵(这也是“背水一战”的来历),另一支让两千骑兵埋伏。
所以,他自己带的正面攻击的就是“正兵”,而另外两支就是“奇兵”,所谓“一正两奇”。
在开打以后,他先假装要输了逃窜,然后和“背水一战”的奇兵合二为一,赵国人一看韩信要逃了,倾巢而出,全部去抢功劳了。
时机就到了,韩信排的另一个“奇兵”——那两千骑兵,这时候就转换成了“正兵”,趁机攻占了赵国的大本营,并且插上了自己的旗帜。这个时候,赵国人就是两头夹击了,很快没有战斗意志,也就输了。
韩信的“一正两奇”在战斗的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事实上是不同的,一开始的正面部队是为了吸引战力,让对方觉得韩信就那么点兵而且要逃了,赶紧去追杀,就引得在大本营的赵军都出来追击,而那背水的奇兵可以正兵假装逃回来以后予以增援,这时候这部分奇兵就和原来的正兵合二为一。
而这个时候,事实上, 赵国的大本营空心化,那埋伏的两千骑兵就变成了正面部队去占领赵国的大本营,由奇兵变成正兵。
所以你看孙子兵法里讲“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这其实在我们做事创业当中也有启发,一般来讲我们说创业要专注,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但同时,为了保证安全,有时候也可以“分战”——“一正一奇”,先拿一个业务做先头部队,获取现金流;同时要有一个预备业务,长期做,积聚技术、资源、用户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