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家族分别是外婆一脉和爷爷一脉,外婆今年九十多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外婆有六个孩子,爷爷有五个孩子。
两位老人家都来自某贫困小县城下面的某个贫困村,从小被饥饿、贫穷困扰,都在中年丧偶,并独自带大孩子。
外婆有两个孩子考到了名校,在他们这一辈实现了阶层跨越。一个孩子让下一辈的两个孩子实现了阶层升级。一个孩子做了村支书,自己的下一代正在重点中学。还有两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下一代人送到了外面历练,在省城置办了房产。
爷爷这脉最有学问的是爸爸,拥有当时我们村的最高学历,高中文凭。当年有望留在县城医院做医生,后因为家里贫穷支付不起几块钱的什么费用,回了老家做了乡村医生,后为生活所迫,弃文从武,一生不甘。叔叔姑姑们,过着忙碌又斤斤计较的农村生活。这一生的宽度多在田间、工地和打工的饭店等场所。后辈们只有爸爸这一家,在一二线城市置办了房产,各自有着为之奋斗不息的事业。
两个家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这要从两位最年长的老人家说起,慈爱有远见的外婆和倔强又短视的爷爷。
外婆一生勤勉,操劳不息,即使家里经济再不济,也要一门心思供儿女读书。穷尽毕生心血,让孩子们各得其所,各自发挥孩子们天性,走出更适合自己的路。外婆的孩子们非常和谐和团结,彼此帮衬扶持。生活其乐融融。外婆一生大气,在村子里很有威望。
几个好儿女,争相赡养,接到自己家里,晚上端洗脚水泡脚,帮助洗澡搓背,带出去公园遛弯。中学时候回去看外婆,她每次都把藏了很久的好吃的塞给我,工作后每次回去看外婆,走的时候,外婆都会抹眼泪。外婆的心肠很软很软,外婆的心胸很宽很宽,外婆的笑容很暖很暖。
爷爷一生不算懒惰,但是没有规划,为了短期的轻松,让最有可能性的爸爸辍了学,在最紧要的时候,没有拼尽全力供爸爸从医,生活的重担都倾斜给了爸爸,语不惊人死不休,言辞刻薄无情。爸爸几度鬼门关,爷爷从来不曾打过电话问询,越是至亲伤人越深。以至于在原生家庭这里,爸爸一直郁郁寡欢。
爷爷尤其偏爱小儿子,小儿子没有主见,一生懦弱,藏在爷爷的保护伞下,难成大事,后一辈人碌碌无为,所遇非人。另一个叔叔被媳妇牵制,不尊孝道,只有自家利益,后一辈们而立之年仍未出人头地。姑姑们儿孙众多,自顾不暇。令人唏嘘。从小的印象中,对爷爷的印象很浅很浅,依稀只记得很小的时候别的小朋友欺负我,爷爷奶奶远远袖手旁观。弟弟一岁的时候无人照顾,爷爷不管不问,妈妈独自带着他在田间地头从南到北反反复复,尝到了许多生活的苦。爷爷子女们各有嫌隙,独自生活,难有交集。爷爷真的倔强、固执、计较、小家子气。
家族的运势,要靠爱去灌溉,靠远见去培养,靠正确的三观去引导。现在的果都是当初种下的因。你未来的势藏在你现在的知行里。
只要你愿意,何时都不晚。日行一善,福虽未至,祸事已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