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龄青年,每年面对的一大课题,就是每年从城市回农村,面临着各种的临时或者安排好的相亲活动。
一想到非常多的个人信息资源,掌握在隔壁王大娘、李大妈、王二麻子手里,就觉得农村婚恋市场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非常有潜力的市场,第二个疑问就是作为一个受到高等教育,拥有高学历、较高收入的大好青年为什么还需要借助低文化、低认知、闲散的农村媒婆来牵线搭桥解决终身大事,本质上还是信息的不对等,资源的不匹配。
因为亲自参加过几次相亲活动,所以就来谈谈自己对于农村相亲活动的认知。农村的相亲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菜市场理论,不论男女都会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比如有房无车、无车无房、多子的家庭、大学生、拆迁户、宝马男、三轮男,介绍人评价就几个标准:收入、工作、年龄、资产、长相。然后从各种关系网中对接匹配人群,感觉属于其次,家庭属于首先考虑因素。在这个层面上,无论大龄男女青年,在媒婆手里就是一串串标签组成的物件,什么三观、什么有趣的灵魂、什么才华,统统都没什么卵用。
农村的相亲,根本就是一场赤裸裸的竞争与杀戮,家境殷实的暴击自己的奋斗的,资产丰厚的秒杀资产较少的,每个人都如菜市场的蔬菜,被各种人挑来挑起,全然没有了城市里讲究的尊严、喜好、三观相符。农村为什么落后,归根到底是思想的落后,哪有什么一劳永逸,哪有什么嫁给爱情,看过一本书《贫穷的本质》,思想认知的狭隘让贫穷的人愈加贫穷,对事物的低纬度认知,决定了无法从更高的眼界,看透事物的本质。虽然结婚严格生物意义上是人类繁衍生殖需求的保护措施,但是与有趣的灵魂相伴才是更高认知的升华。
现在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传销会容易吸引很多农村、低认知的群体,为什么抖音、快手、趣头条恶俗的APP,会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大有市场,本质上还是好逸恶劳、一劳永逸、一夜暴富的人类劣根性在作怪。农村的相亲本质上就是一劳永逸、好逸恶劳的直接体现,很多人关心的是你有房吗?你有车吗?你家庭怎么样?从来对资产增值欠缺考虑,同样是房子,在县城的房子如何跟省城、京城的房子想比较,他们不知道,从买车那一刻开始,车子就开始迅速贬值。《影响力》里关于其中一个影响力尊重权威的影响力这一条,深刻刻在农村媒婆的骨子里,似乎开宝马都是大款、穿好衣服的都是有钱人一样,收入高的人就该四处宣扬出入豪车,他们不知道每个人光鲜艳丽的背后,都是打脱牙齿和血吞,人人头上都挂着一把达克斯之剑。
如今想想自己从读书开始,虽然父母多次说回家发展,但是自己坚持留在城市奋斗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提升自己的认知和眼界,享受更多大城市公平竞争的机会,遇见灵魂相契合的爱情,逃离农村,就是在逃离狭隘的眼界,逃离低纬度的认知,逃离农村,只是为了争夺更多的自由呼吸空间,因为任何人都是有生命有温度的灵魂,而非明码标价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