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小年了,不过很多人或许跟我一样,没感受到年味儿。
城市里鞭炮不让放了,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今天对于大部分打工人来说可能只是普通的忙忙碌碌的一天而已,唯一对年的体味可能仅仅来自于微信朋友圈的一张小年的图片,或者是食堂中午吃的饺子。工作还是一如既往的忙、没人认为今天有什么不同,过年的传统越来越远了……
记得小时候年味特别浓,买新衣服、买鞭炮、买对联、买零食、置办年货、打扫屋子、包饺子。自从放了寒假就每天问妈妈今天该干嘛,每天都在为过年做准备,每天都要问一遍还有几天过年,那时候总是全家齐上阵忙忙活活、我们就边跟着大人瞎忙活边听着他们讲着过年的习俗和故事,年的传统就在这些故事里传承着,我总是听的津津有味。
从进了腊月就能听到鞭炮声,过了小年鞭炮声就更浓了,大人小孩齐上阵,早早就开始庆祝新年,白白的雪上铺着红红的鞭炮纸、红红的灯笼上铺着白白的雪,小孩子的脸蛋也冻的红彤彤的,还傻呵呵的笑着闹着。
记得大年三十那天,奶奶、妈妈、姐姐都在包饺子,我和爷爷、爸爸贴对联,爷爷会用面糊熬成浆糊,用小扫帚仔仔细细的涂到对联上,然后交给我,告诉我这一张该贴到哪个门上、贴在左边还是右边,我就开心的当起了运输工和传话筒,一趟一趟的把涂好浆糊的对联交给爸爸,然后煞有介事的指导我爸说:爷爷说这个该贴到哪里哪里,还得指导我爸说着高点、低点,贴完一个门还要点评一番,说这个贴的不错,那个贴的有点歪了、勉强及格,哈哈,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我爸真是听我的话呢。
到了晚上爷爷和爸爸就各种烧香、烧纸、上供,我最喜欢的就是跟在他们后面磕头,觉得特别好玩,还喜欢帮他们烧纸,看那些黄纸一点一点燃尽,最后变成了星星点点的小火星,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我总是看的入了神,直到妈妈喊我进屋吃饺子。那时候,闻着院子里、屋里烧香的味道,我就知道这就是过年了。
那时候的年,真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