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一个人终于完成了冈仁波齐转山的心愿后,于清早搭乘了当地中巴,去看一眼与冈仁波齐遥望相守的“圣湖”玛旁雍错。
那天,从玛旁雍错徒步出来回到过道上时,已经是午后近3点了。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从阿里返回拉萨的车,都是早上就出发的。下午却是难得遇见一辆车。
午饭是在玛旁雍错旁,就着凉水啃的一个没有味道的粗粮馒头。此时,背包里除了几个达利园小面包,再无别的食物了。而为了减负,我的帐篷在出发阿里前留在了拉萨。
四周苍茫干涸的辽阔大地,荒无人烟。我站在国道上,焦虑地盼望着从阿里方向能出现一辆车。但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一辆车也没出现。风沙开始劲吹,十足像是对我的考验——无论如何,必须想办法去到一个有地方能睡上一晚的村落。
路边有个简易的加油站。一辆藏族人开的大东风卡车进来加油。我走上前问能否载我一程,加油站的人对我摇摇手。我不好勉强,坐在路边,吞了个小面包。
就在我还没吞完第三个小面包时,那辆大东风从加油站开了过来,然后停在我前头几米处。我知道有戏,连背包也没拿,冲到了大东风旁。
驾驶室里坐着一位上了年纪的司机大叔,副驾上是一位带着牛仔帽的很帅的小伙子。他们基本不会说汉语。我尽量放慢语速,对他们说,请带我一程,带多远算多远,他们对视咕哝了一句藏族话,然后用很生硬的汉语告诉我,他们是到前面送货的,走不远,最多70公里。
我说行,只要能到一个有人家的小村就行。然后小伙子伸出两根手指给我看。我问:20块?小伙子点点头。我说没问题!然后兴奋地跑回去把背包提了过来,爬上了大东风的后车厢。
大东风开了起来。突然地,我在车厢里神经质地大笑起来。
我想我是兴奋极了,开心极了。在颠簸中使劲挥了两把拳头,耶!耶!摆好相机来了几张自拍。
那时候,一直梦想着“在路上”。就像杰克-凯鲁亚克写的《在路上》那样,应该就是这样的:爬上一辆满是货物陌生的大东风车厢上,屁颠屁颠的,望着道路向后飞驰,尘土飞扬。不知道下一刻会在哪儿。
后来朋友说,虽然你在西藏拍了很多很美的风景照,但唯独这张最喜欢——因为这张照片有故事。“在那种完全未知的情况下,你还能乐观地笑,笑得那么傻。”朋友说。
没开出几公里,车停下来,老司机爬到后车厢扛了一包货,走到草原上送货去了。
小伙子也跟着爬上来,坐在我跟前的一袋货上。他的确挺帅的,很羞涩,但一直好奇地盯着我看。我有点尴尬,尽量找话说,小伙子只会点头:哦…对对对对…然后继续看着我。
就在我不知道下一句该点什么,还是跟帅小子就那么深情对望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远远地,一辆越野车朝着我们的方向开了过来,车尾扬起巨大的尘土。我猛地用手一指,大喊一声“有车”,把小伙子吓了一跳。我迅速起身跳下大东风,不管不顾地站在公路中间,把那辆越野车拦了下来。
而那正好是一辆要赶回拉萨的车。
也许因为我是从一辆藏民的卡车上跳下来的,车主一开始他有点怕,一脸“到底什么鬼”的表情,就是没肯让我上车。我好说歹说,无论如何请帮忙把我送到一个晚上能睡觉吃饭的村子。这位来自上海的好心车主终于答应了。我赶紧爬上大东风,把背包拿下,塞了20块给小伙子,说声谢谢。
小伙子还没反应过来,我已经坐上了越野车。一切发生得太快了。
感谢神山,感谢圣湖,感谢两个藏民,感谢那辆越野车……我顺利地蹭搭上了车!并且一路回到了拉萨。而好心的车主,最后拒绝了我要给他的两天的车路费。
人在路上,好人还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