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易不想进医院,受不了这里每天上演的生离死别,看不了手术台上的生不如死。然而人食五谷杂粮,怎能避开三灾八难!
五年前因为胃结石,在郑州住院半个月,这次发烧,在小诊所奋斗七天无果,鼻窦炎急性感染,头疼欲裂后,不得已走进大医院住下了!
例行常规检查,问询登记病史,治疗开始了。吸雾,输液,吊针这都必不可少,因为大量浓鼻涕困于鼻窦内出不来,医生又做了鼻腔负压引流,那一刻,觉得脑浆都要被吸出来了!医生说最好做鼻窦手术,让鼻子通畅,脓液不存于窦腔内。我拒绝了。还是采取保守治疗吧。
身为病患,总是内心纠结。躺在病床上,身家性命就交付于医务人员了。他们就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啊。多希望他们手到病除,如华佗在世。然而又深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急不得啊。医护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患者心情。他们是让你充满希望还是绝望全在对病情分析上。
而医院林林总总各色人等又让人无限感慨。
同病房的患者,饱受疼痛折磨,哭天喊地,折磨陪护的大有人在。这也是转移痛苦的一种做法。
五年前在郑州住院,同病房的两位老人家让我记忆深刻。一位85岁奶奶,患肾结石,微创手术后因为儿女都忙碌,她没有让人陪护,每次检查都是一个人,更让我佩服的是她人在医院,却没有苟且活着,每天起床,都是洗漱收拾,就算去检查也要穿戴整齐,画个淡妆。老奶奶满头银发,活得精致而又矍铄,在生命的晚年,她活成了自己的一道光。
另一位73岁的老阿姨,我根本没看出她已经七十多岁了。穿着时髦,精神抖擞。子女有出息,老伴人善良。女儿从大专毕业到自读本科,研究生,到德国,结婚成家落户德国,老两口出国旅游几个月,日子像蜜罐里一样。阿姨还是文艺老青年,就这把年纪还能做劈叉,横劈竖劈都游刃有余。她们都活出了老年人应有的风骨!
医院的卫生清洁工也让我记忆深刻。她们大都是上了岁数的人,没有技术含量的清洁适合他们做。可能工作不易,她们都做得一丝不苟,按照医院标准,一天三次五次拖地,擦拭,清倒垃圾。她们白发苍苍,应该是儿孙绕膝了,也许不甘坐吃闲饭,也许是家庭负担,她们还在劳作,自信充实的活着。
时代发展,经济嬗变。天灾疾病,都无法预料。时代不会辜负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想想自己。凡人一枚,有稳定工作傍身,不愁三餐;有爱人陪伴,知冷知热;有三五好友,嘘寒问暖。纵是生活有时破破烂烂,也总能修修补补。无需抱怨偶尔的三灾八难,那是为你的免疫力再上保险。
冬至阳生,时节更替。路上车水马龙,冬日暖阳晴好,身体渐趋好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感恩生活所有恩赐,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让你变得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