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01:
认识一个小男孩,在他小的时候父母就没在一起生活了。可以说他是一直和妈妈生活的。刚认识他那会,他才二年级。后来,他妈妈和一位叔叔相爱了。在刚确定关系的时候,这位小男孩已经很高兴地和我介绍这位叔叔:“他是我爸爸!!”在小男孩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希望,在小男孩的语气里我感受到了幸福。他是多么渴望让大家都知道他也是有爸爸的人。那一刻,我为这位男孩感到开心。
不久,小男孩有了弟弟。有一次,我去看望他们。那时候,他的弟弟大概是一岁左右吧。小男孩在和弟弟玩耍,弟弟在用双手捏哥哥的脸蛋,弟弟觉得很好玩,在哈哈大笑。但是我看到小男孩的脸蛋已经让弟弟捏得通红了。此刻,男孩妈妈在一旁不知整理什么。我忍不住问他:“你不疼吗?”小男孩的眼神飘向妈妈,笑着回答:“不是很疼!”在这个笑容里,我有一种说不出异样的感觉。
在弟弟长大的同时,这个小男孩也“长大”了:他学会了为弟弟调牛奶,学会了为弟弟换尿片,学会了照看弟弟防止弟弟意外……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懂事的他。
他妈妈有一次说起他们三个人聊天的时候,他会站到爸爸那边联盟,和妈妈唱对台。后来有一次,妈妈问他:“你有什么心事吗?”他让他妈妈猜:“你不知道吗?”然后他告诉妈妈他心里有阴影,因为他从小没有爸爸。
“因为他从小没有爸爸”——这句话让我看到了他的自卑,看到了他渴望被爱,看到了他内心的不安全感。即使在新的家庭里,他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被爱。他在努力做妈妈想要的好孩子,不断在讨好,结果这一句“从小没有爸爸”,说出了他的内心真实的感受。
这位男孩在他的家庭里呈现出来的一种讨好的样子:他要讨好妈妈,要学会照顾弟弟;他要讨好爸爸,因此要配合爸爸聊天……在这个讨好的表面下,我们可以看到小男孩内心的不信任、敌意和竞争。没有得到理想中理想化爸爸妈妈的影像,小男孩的内心没有安全感,对这个世界不信任;本来自己和妈妈的二人世界,突然有一个爸爸和弟弟来和自己抢最爱自己的妈妈,小男孩的内心充满了敌意和竞争。面对这些不信任、敌意和竞争,他用“讨好”去奉承妈妈,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小男陔用了“讨好”、“懂事”作为他的防御,隐藏了他内心的恐惧、脆弱、无力。换句话说,讨好是对敌对态度的防御,而敌意接着又防御着恐惧和主观的脆弱感和无力感。
作为父母,我们要看到孩子每个行为背后,孩子想表达、想传递给我们的:是什么?
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