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背了半个小时单词,一整天都在思考是否要坚持下去。
因为同事有事,所以找我换了个班,于是今晚提前到单位开会。
会议的时间不长,大概一小时的样子。但所说的事情,都是各种检查和事故通报,以及抽背知识点。随着单位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基层的员工也面临着更加高压的工作环境,以后动不动就可能因为小问题而免奖,甚至是调离本岗位。
开完会到公寓后,我又认真地思考了下考研的必要性,以及我考研的初心。因为考研确实很耗时间,且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而如果我放弃考研,在本单位继续发展的话,可能就更稳当、更舒适一点,但这样一来我读研的梦想就得让步于现实了。
最后我突然想到了经济学的一个术语——“稀缺性”,其在百度百科的定义如下:
稀缺(scarcity),并不是绝对的数量多少,稀缺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求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求的多寡,即有用的资源总是相对不足的。简而言之,长时间的“供不应求”即为“稀缺”,而“稀缺”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商品或人才的“价格的不断攀升”。
稀缺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经济物品的稀缺并不意味着它是稀少的,而是指它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这样一种稀缺物品,必须自己生产或用其他经济品来加以交换。
“稀缺”二字,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含义。一个是稀有的,另一个是紧缺的,有人说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就是稀缺,也有人说只要满足其一就是稀缺。但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中和一下。首先,稀缺资源代表着有一定的需求性和稀有性。所谓“稀缺性资源”,就是少而珍贵的资源,物以稀为贵,所以有用的东西其价值一定不菲,但一些艺术界中值得珍藏的东西,它的使用价值很高吗?不一定,但它的历史纪念意义必定非凡。所以一些实用性不高的东西要想成为“稀缺”资源,首先数量少是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要有人欣赏,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想当年的和氏璧,刚出土时并没有人欣赏,而后成了玉玺却是稀世奇珍,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作为我们个人来说,想要让自己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稀缺,甚至是独一无二,这样你就永远不必为了生计和升迁而发愁,因为这时候是别人求你,而非你去求别人。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在体制内,除了极个别的顶尖级人才外,大多数人都是可以被轻松替代的,远谈不上稀缺,更何况是独一无二呢?
所以大多数的体制内人员都觉得是自己有求于单位,而非单位有求于自己,因为凭他们的能力,很难谈得上稀缺!所以他们的每一次升迁和加薪,都经常要靠能力之外的东西来获得,比如关系、资历和运气之类的,所以才有了许多自以为有能力的人却在单位总是得不到升迁加薪的抱怨!
而相反,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打磨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技能,在社会或者体制内实现自己的稀缺性,那么成功将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报酬而已!
结合我昨天看的《富兰克林自传》,本杰明·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够获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掌握了多项非常稀缺的技能,比如印刷工艺、写作技巧、演讲辩论能力、多门语言、商业运作之类的,这使他在同行业竞争中经常脱颖而出,最后成为了美国仅次于华盛顿的伟人!
吴军老师也同样是因为想清楚了这一点,才有了他后来的一番成就,用他在《硅谷来信》中的话来说就是:
“我在第 155 封来信中讲,如果人有了一种其他人都没有的特殊技能,他就成为了稀缺资源,将来永远是别人求着他,而不是他求别人。
我在工作两年后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是继续做生意还是去做研究。虽然我对做生意很在行,但是全中国能做生意的人太多了。如果我去做研究,当时中国计算机领域的老一代专家并不多,而且文革前毕业的人都已经开始退休了,我发挥特长的空间就大,而且越往后越有优势,于是我就转做研究了。
我在美国读书时,很多同学退学到互联网公司去做股票期权了,看到那些过去和你一样每月拿一千多美元奖学金的同学转眼成了纸面上的百万富翁,你是否会动心呢?特别是看到他们所做的那些工作,你的特长明明可以胜任,你又当如何选择呢?
我那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能够胜任那种工作的人,全美国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但是,在语音识别这个特定的领域中,能做到我这个水平的博士生,全世界两个巴掌就数过来了,而这方面需要很多人才。想清楚这点后,我就很安心地留在学校继续发展了。”
对照下我当下的处境,其实在单位发展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唯一的问题就是我很难实现自己的稀缺性,也就很难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而考研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但却有帮助我实现稀缺性的可能。二者相比,与其庸庸碌碌一生,还不如趁早打造好自己的杀手锏,实现自身的稀缺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我所梦想的财富自由目标!既然如此,何不趁着年轻去认真拼一把呢?毕竟世人常说——爱拼才会赢嘛!
下面分享下我的今日收获吧:
1.成功或许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难的只是我们有没有找对方法而已!如果没有找对方法就一味蛮干,这跟还没有握好方向盘就猛踩油门有啥区别呢?与其埋头赶路,不如多抽空看看前方的路是否走得通,不然南辕北辙,错误的做事方法只会使目标离自己越来越远而已!
2.成名的最好方法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并借此来增加自己的稀缺性。同样,成功的最佳方法就是实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而非靠着不断加班来发家致富。虽然这条路也很难走,但一旦走通,你所获得的收益将呈指数形式增长;你的人生,也将因此而彻底不同!
3.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毛主席的《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非常感谢你的认真阅读,期待我们下次分享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