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长大成人以后形成的品格,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儿时的性格特征。你在小时候的很多记忆和感觉会直接影响自己成年以后的行为习惯,所以也就有了我们最近耳熟能详的概念——巨婴。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人性,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介一些关于亲子关系的书籍,以此来一同探寻那些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巨婴渊源。
大多数人都要经历为人父母的考验。就像孩子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无知容易犯错一样,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从自己父母那里学来的经验往往无法应对家里的神兽。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为该有的样子呢?本期推荐书籍《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作者菲利帕-佩里。
亲子教养的核心,在于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把人比作植物,关系就是土壤。关系支持和滋养着孩子,让孩子得以成长(或抑制成长)。少了可以依赖的关系,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受损。你一定希望亲子关系变成孩子获得力量的源泉,将来也成为他们的孩子获得力量的源泉。
要维持土壤的健康营养,就需要家长经常检视内心,多做自我批评,这对父母来说极为重要,以免把破坏力传给下一代。要知道,即使是最懂得自我认知、最心存善意的人,也可能陷入情感上的时间错位,突然发现自己对孩子的某些反应是源于自己的过往的经历,而不是针对当下的情境。当你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到愤怒时,最好把它视为一个警报。那个警报不是在提醒你,孩子肯定做错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记忆闸门又被打开了。
我们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孩子的会有很大差异,如果我们只是用成人的准则去要求孩子,这就像公众人物收到的匿名恶意邮件,以及在社交媒体上遭到的网络暴力。从那些恶意邮件及网友留言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们其实只是想表达:“你那么有名,我却默默无闻,实在很不公平。”嫉妒自己的孩子是很正常的反应,如果你有那种反应,应该勇于承认,而不是把气出在孩子身上,他们不需要像恶意网友一样的父母。
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必须先释放暗藏在心底的悲伤,才能够释放内心的爱。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他都会以行动来提醒你,你在他那个年纪时所经历的情绪。如果在你的某个年龄段,父母离开了你,等你的孩子到了类似的年龄,你也会开始抽离孩子。或者,你在某个年纪开始感到孤单,等你的孩子到了相似的年纪时,你也会想在情感上抽离他。
我们经常会有想自己独处的强烈需求,尤其是在下班后孩子闹哄哄的缠着你。孩子这么粘人只是一个阶段的现象,等小孩慢慢长大,不再那么粘人以后,你可以重拾工作、朋友和休闲娱乐,而且未来肯定会有一天,孩子不再需要你,并想方设法远离你。
对家长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和孩子轻松自在地相处,让孩子感到安全,让孩子觉得你想要陪伴他。我们的言语也许会发挥很小的作用,更大的作用体现在我们展现出的温情、触碰、善意和尊重: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观点,以及看世界的角度。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在孩子清醒时,表达对他们的爱,而不仅仅是在他们安静入睡时才展现出来。爱无法委托他人来表达,有些育儿工作可以请人代劳,但爱无法代劳。此外,爱也无法延迟给予:它无法等到周末再给,孩子每天至少都需要从一位家长身上获得爱。
你对孩子的爱如何体现?首要的就是懂得接纳孩子的情绪。还记得我们在《沟通的方法》中讲到的吗,人与人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先解决情绪问题。孩子与成人沟通,往往大部分时间都在表达情绪,而如果我们把孩子的话当成事实来进行沟通,会出现什么结果我想为人父母的人都经历过。其次,与批评教育讲大道理相比,积极回应及表示兴趣是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赞赏孩子的努力,描述你看到的东西与感受,并鼓励孩子,而不要做任何评判。描述你的观察,并发现一些具体的特质给予赞赏,远比“干得好”、“太棒了”之类的笼统评语更鼓舞人心,也远比批评更实用。
这时你可能会说,我的孩子特别皮,整天给自己惹麻烦,自己已经身心俱疲,哪还来得心思倾听和赞美。其实,孩子是否会惹麻烦,和父母管教严不严无关,而是和孩子学会这四种技能的速度有关:抗挫折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家长不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告诉你的事情反应过度,只要不触碰人身安全的边界,这样才更有可能维持亲子沟通渠道的畅通,才能通过爱把你的想法有效传递给孩子。
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我们都想尽快解决。为了找出问题的根源,就请不要只盯着谎言和表象,而是去找出孩子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或发生了哪些事情是需要你同情与关注的。另外,你也需要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孩子必须采取这种迂回的方式来获得同情与关注。就比如孩子调皮捣蛋,很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或者借此引起大人的关注。这时,亲情的陪伴就会比直接的批评教育更加有效,前提是你真的调整好了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陪伴。为人父母确实是一项艰苦的修炼,掌握与孩子相处的正确方法,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全、健康的栋梁之材,也更加能够帮助你去理解和洞察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