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的书里,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有两个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条小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好朋友。
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过了5年。
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的和尚没在意。哪知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左边山上的和尚都没有下山挑水。
右边山上的和尚急了,他爬上左边那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只见他的老朋友正在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
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
左边山上的和尚带他进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来了,当然不必再去山下挑水了。”
在有水喝的时候,会想着未来可能没有水喝的时日子,为以后做长远打算,居安思危,为自己挖井的和尚,有着先知先觉的智慧。
收益半衰期
时间管理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叫「收益半衰期」,指的是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越长,事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会持续得越久,所以,很多书中,都鼓励我们尽量做长半衰期事件。
举例来说,生活中的长半衰期事件,如:读一小时书,写一篇文章,练习书法,听一场讲座,练习英语半小时等。
长半衰期事件,通过不断重复练习,一点点累积和进步,最后为我们自身带来的收益也是会累积增加的。
短半衰期事件,如:打一下午游戏,逛一天街,吃一顿大餐,漫无目的的刷社交网站等。
短半衰期事件,收益值不会随着做这些事情的次数增加而增加,每一次都是重复--无收获--重复的循环。就如同用手抓起一把沙子,每次抓起来,沙子都会从手心滑落,然后再次重复抓起,再次滑落。
多做有积累的事情
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做一些短半衰期事件。下班后刷社交网站,打游戏,跟人闲聊,周末逛街,吃大餐,休闲娱乐......
尽量做长半衰期事件,实际上是在为我们自己挖一口井。将你消遣、娱乐的时间,用在这些事情上,放弃眼前的舒适,选择做一件有积累的事,是对你未来的长远投资。
挖一口井,历时漫长,但意义重大。一旦井里挖出了水,便会有源源不断的水供饮用。我们坚持一件事情,达到了一定的量变,产生的质变是会给我们带来长远收益的。
别只把上班当挑水
很多人说,大学毕业工作,收入还不如农民工多。我们眼前的工作都是在挑水,而你大学毕业,你有学习能力,有专业知识,工作几年会有经验积累。
你的经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有价值。
而农民工,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干了20年,可能还是农民工,还是做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收入。
大学毕业生,相比较农民工的岗位而言,我们的工作更容易产生积累。
但如果你每天也只是重复地解决眼前的问题,并没有着眼未来,为自己做长远打算,你可能也还是在挑水。
所以才会有,同样工作了10年的人,有的已成为大公司的总裁,有的还在原地踏步。
上班是挑水,挑水只是在解决眼前的问题。通过上班磨练自己的某一项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是挖井。
未来某一天,当你离开了现有的单位,脱离了现在的社会关系、地位和环境,你不会一无所有,你依然可以靠自己积累的专业能力和本领,来获得职场竞争力。
准备为自己挖一口井
你要知道,小河里的水,总会有枯尽的那一天。无论做什么工作,在做好眼前的事情的同时,还要为未来做长远的打算和投资,为自己挖一口井。
你需要做的几点:
有长远的规划;
把上班当作对个人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磨练,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提升自己,多做长半衰期事件;
每天进步一点点
我们读书、写作、学英语、跑步、健身,都是在为自己挖井。坚持一个月,两个月,看不到收获,坚持一年,两年,你会看到一点点进步。
也许你已经挖了很久了,但还没有看到水,那是因为你挖得还不够深。用五年、十年的计划来坚持,足够的量变的积累,最终会产生质变。
-E N D-
[瓜子向日葵]
英语老师,百天活动践行者。
一直走在改变的路上,
努力,只为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