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州临海的两个熊孩子因为贪玩砸坏奔驰车车窗,而熊孩子的父母却拒绝赔偿,车主一气之下便将熊孩子的父母告上了法庭,最终以赔偿车主的部分损失告终。与此类似的新闻案件比比皆是,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会有熊孩子这种破坏力极强而又拿它没有办法的物种?
对于正值热切与世界联系的孩子来说,好奇心强、淘气顽皮、求知欲和探索欲强烈,这并不稀奇,也绝不是什么毛病。
但如果这种好奇没有规则,这种顽皮不守规矩,这种探索是以破坏秩序为代价的,那熊孩子也就出现了。在网络空间,“熊孩子”从一个褒义词至少是中性词被进一步标签为贬义词。打不得、骂不管用、讲道理又根本听不懂,而且凭着自身弱小又占尽道德优势,网友们的“苦大仇深”真不是空穴来风。
一个孩子的教养就是一个家庭的教养,所以熊孩子其实就是家庭教养的体现,父母的教育,是一个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因素。一个孩子会成为人见人爱的小可爱,还是成为让人心烦的熊孩子,都取决于家庭教育。都说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他的教养就是父母最直观的投影。
每次熊孩子闯祸的时候,总会有家长出来辩护:“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在熊孩子解读出的信息是,我不需要理性,也不需要考虑事情的任何后果,也不需要遵守任何规则,因为他永远不用承担犯错的责任,“他还是个孩子”对他来说就是万能的挡箭牌。甚至,很多家长也并不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有意识的个体,不需要对自己行为负责,不少熊孩子的家长自身就是漠视规则者。
可能你觉得让孩子逃票无所谓,但或许,他慢慢觉得逃学也无所谓,逃避家庭和社会责任也无所谓。
可能你觉得让孩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影响他人也无所谓,但或许,他慢慢就觉得为了自己伤害别人,危害社会也无所谓。
可能你觉得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哭大闹没关系,但或许,他慢慢就觉得影响他人也无所谓。
其实在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会有一个或者多个熊大人,网络上对熊孩子的不满,更多的是对熊大人的教导不当的愤懑。北京“尼克狐”被推倒,网友评论一边倒质问家长为何不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上海玻璃翅膀被损坏,舆论集中谴责家长坐视不管只管拍照。所以,当我们在讨论熊孩子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在追问,我们的大人们怎么了?
养不教,父之过。对于熊孩子来说,家庭环境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孩子本身就是一张白纸,是非对错,规矩原则,礼貌教养,都是从家庭环境甚至是爸爸妈妈的行为以及话语中学习到的。
果壳网对熊孩子的年龄定义是“下至3岁,上至高中”,在这一部分孩子当中,他们的父母属于“70后”、“80后”,大部分的父母承担着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不得不牺牲一部分亲子陪伴时间,在补偿心理机制的作用下,结果就是有求必应、“你高兴就好”。不仅正常的成长教育缺位,更糟糕的是,由于教养任务让渡给老人,在“老养小”的隔代教育中,过分的溺爱直接将他们往熊孩子的路上又推了一把。他们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爱也需要智慧,包容也有边界。
孩子长大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交际。在这种环境里,磕磕碰碰,争吵打闹在所难免。与其说我们讨厌熊孩子,还不如说我们更反感的,永远是那些三观不正的熊家长。
小孩子在公园里晃小树,家长还在一边乐呵呵的拍照,夸赞宝宝劲大。却没有告诉孩子,这是没有公德的行为。
小孩子抢人玩具打人,家长拎起就走,或者不去阻止。却没有告诉孩子,这是不恰当的行为。
小孩子在电梯里乱蹦乱跳,家长觉得可爱,却没有告诉孩子,这是会危及自己或者他人生命的行为。
就是在这样一点点的教育中,你眼中的可爱宝宝,却是他人眼中的熊孩子,然后慢慢成长为我们所讨厌的那些人,更可怕的是,等有一天他们自食其果,被这个世界惩罚的时候,却还不知道错在哪里。
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失职的熊家长。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及时的审视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失当。良好的家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然,自己不教,这个世界,就会以更残酷的手法来替我们教会孩子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