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和死亡打交道的日子(14)

公审大会是那个年代的重头戏,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大字报,道路两旁早已挤满了人群。这和历史上的景象非常相似,“出红差”时先张贴布告,临街的店铺都要在门口放一张条案,上面摆着三碗白酒,有的还放着酒壶,壶嘴朝外,示意送行。大讲究的铺店还要摆上几碗蒸菜。犯人可以不停不看,可以不吃不喝,但送人上黄泉路上不能没有酒没有菜。在谁家门口喝了酒吃了菜,谁家就积德有报。铺店前要挂红绸子贴红对子,像办喜事一样。请教过一位知情懂行的老人,答曰:阎王爷有知会在账目簿上记下功德。

国人有一样非常优秀的传统就是喜欢看热闹,几千年不变,特别是喜欢看这种血淋淋的热闹,大家都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去欣赏一个生命的终结。或许也是这个原因,公审大会才会受到如此重视。这些年因为网络和微信的缘故,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在线欣赏不同口味的场面,再加上死刑的严格限制,公审大会也逐渐式微了。还有个原因,一些神经比较大条的“龙二”会对这种公审大会的形式比较兴奋,他们这一辈子估计也没有享受过如此大的场面和待遇,常常在夹道欢送的人群中高喊口号,还得意地唱起了歌,搞得不明所以的群众也跟着瞎起哄。所以2000年以后,这种大会也越来越少了。

关键是现在处决“龙二”们的手段过于单一,普遍就是吃枪子儿,后来多了“打针”,不像从前可选项那么丰富,像什么车裂、凌迟、枭首、腰斩、缢首、炮烙、下油锅、剥皮实草等等,五花八门,还有一种吕后发明的酷刑——“人彘”,后来武则天也用过,更是堪称经典。没了这些新花样,人们的热情也就没那么高涨了,这可能才是公审大会一日不如一日的原因所在。

可能稍留心思的人会发现,我们忽略了另外一个事实的变化,那就是处决场地的选择。古时候处决人犯都是在闹市中心,现在都挪到山旮旯里去了,虽然人们对这种神秘感充满了极大的好奇,但一想到阴森恐怖的荒山野岭,估计没几人够胆去凑这份热闹。所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缺少了人民群众的参与,任何事情都是难以为继的。不像古时候最出名的菜市口,平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商贾云集,游人如织,一派繁荣景象。待到“出红差”的日子,告示一贴,搭好棚架子,围好场子,四面八方的群众便会蜂拥而至,争相围睹漫天飞溅的鲜血……

千百年来,那鲜血溅了一地,浸入了黄土,又被新土掩埋,人们继续摆上摊位开始吆喝:“新鲜热辣的肉包子咧!”一茬又一茬的“龙二”无私灌溉着这片黄土地,黄了变红,红了变黑,黑了变油,变油了也don’t care,继续卖肉包子!只要“出红差”的场子一撤,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都说死亡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提刑司的新人而言,近距离接触死亡是最好的培训课程。 我大学读的是法律专业,当时号称全中国...
    原疯不动阅读 228评论 2 1
  • 凌祗旭看着莫紫杉萧瑟的背影,就像鸟儿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天空那样,那样绝望……恐怖……回头看看简琳,用力扇了一巴掌,如...
    亡梦爱人izf7阅读 279评论 0 0
  • 山林伴我度童年,我伴山林扛上肩。亲热之余赢小钱。看昨天, 往事如烟飞过川。
    木貞ma阅读 131评论 0 1
  • 以前工作的单位中,老板开会经常说得云山雾罩,这山跑那山去,通常新来的人要好久才能适应,才能明白他在讲什么,我们呆得...
    太后老三阅读 423评论 0 2
  • 很多年前在成都生活时,一到幕色降临的时候,成都街头,无论大街小巷,新区老街,到处都飘着一股浓浓的火锅味儿,犹如整个...
    九夏九夏阅读 484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