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乡》: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2019,正好四十,活得很焦虑。工作上遇到瓶颈,无法再进一步,后边还有很多年轻人在追赶,感觉时刻有失业的风险。夫妻生活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做爱的次数越来越少。过去一周一次,现在一周两次。偶遇家庭矛盾,甚至一个月也没有一次,性生活是爱情最忠实的晴雨表,如此状态,冷暖自知。好在两个小孩都很乖,看着他们成长感觉人生所剩的日子多少还有点意义。

到了这个年纪,面对父母的生老病死变得现实起来,我的父母都年过七十。时不时住次院,感觉他们真是老了。我生在七十年代末,是家里独子,从小被父母包着含着养大,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要去照顾他们。被包裹着的日子久了,似乎忘记了怎么去照顾人。

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在病房护理他们,还没准备好面对也许不久的将来可能的离别。我很困惑,也很焦虑。老实说我是个懦弱的人,害怕去面对这些问题,害怕去想,害怕去做。2019年的春节,我回到老家,家里没人,锅里都是冷饭冷菜。此时我才知道,父亲已经住院多日,只是不想让我操心,没有告诉我。我很崩溃,做儿子如此失败,我对自己很是失望,愧为人子。只是内心深处依然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办。

放假回老家前,随手从床头捞了本书,想着路上看。拿的是余松的《故乡》。回家,《故乡》为陪,再合适不过。

从1980年代一直写到2010年,围绕着一个村庄,述说着几十年来这里发生的一切。没有高大上的故事,没有高谈阔论,没有政治宣讲,没有或高或低的人物设定。一群村里的各种普通人物,徐徐的道来村庄里几十年来所发生的故事…..

书中我看到了很多人如何面对父辈的老去、死亡。虽然写的是东北的农村,但那些琐事、矛盾、感受越超了地域,和我所知的世界并无差别。相对于城市,农村的人际关联更为复杂。书中三姑六婆的顺来顺去,有点乱。

但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或者是说关于人性的一些东西城乡是通的,比如80年代,农村人拼了命也要盖个瓦房,没房就没老婆。农村里勾妹子的色鬼也很多,书中代家老三就是个代表人。有下海发了财的、有贩毒最后惨死他乡的、也当了官想发财最后受刑的。更多的人是老实芭蕉的干活种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走出去打工,像大多数城镇化的村村庄,这里开始落寞,开始萧条,剩下的各多是老幼病残。老实人的一生常常是苦的,特别是生活在农村,老实有时也意味着没有太多的想法,老老实实的种着一亩三分地,看天要收成,一年到头的奔波劳碌。

80年代那些走出大集体,撸起袖子干起来的年轻人,到了2010年,已是风前残烛,病痛缠身。善终者有一觉睡下再没起来了切此身的,惨的疼痛难忍重病而死,甚至有全身不能动弹,儿女又不孝,活活饿死的。

一直在想,余松是以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去看待这样的人生百态,可惜《故乡》中他很少去说三道四,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观察者、叙述者。从这些事中,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原来很多人也有和我一样的焦虑,原来并不是只有我才有面对生死、面对老去时的担忧。不想过多的评论《故乡》中的那些往事,看完全书,一声叹息,只是想对依然走在人生路上迷盲的你说声: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到这本书看完,2017年看25本书的读书计划已经完成,看着书柜里还有许多没看过的书,发愁,还需要继续努力,更努力的...
    只一点阅读 524评论 0 0
  • 觉察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是在表达观察还是评论 1.过往回忆中挫败的经历中,有什么或哪些积极正向的东西 在以往跟我爱人...
    胡永梅阅读 332评论 0 0
  • 前言 本文的重点不是B树、B+树和索引的性质、使用等,而是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先定义一条数据记录为一...
    HungerDeng阅读 1,234评论 1 1
  • 面对美好的事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站在门口赞叹,有缘人自然会想要到门里探探。我书读的不多,但凡读书必做笔记。凯文凯利...
    谢志锦阅读 1,31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