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四,按往年正是迎来送往,忙碌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但今年却是寂寂寥寥,形影相吊。我和老韩无聊至极,心里像掏空了似的。连一日三餐也懒得做,早饭中饭一并解决。
午觉醒来,上街转转吧。去哪呢?我迷向,老韩建议,取万象城、新百广场和碗里庙。其实对我来说,去哪儿都一样,到处都是熙攘的人群,匆忙的车流和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唯一不一样的是缺少了融入感。脚步匆匆地逛了两个商场,了无生趣,我提议回家吧。回家的路上,我还是忍不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了出来,我有点着急,想回渑池。老韩也开玩笑似的说,那你回吧!我又嘟嘟囔囔:以前在渑池,晚饭后没地儿去,咱们就去国城广场转,多少回都不厌烦。回家的路总是那么漫长又自由惬意。但今天回家的路太陌生了,再加上迷向,我真不敢确定多长时间我能熟悉这个城市,融入这个城市。老韩只管骑着电动车在风中凌乱,没有作声。我心中顿时一阵迷茫。
刷抖音不断刷出老家过年的热闹场面,心中更是感慨万千。想象着如果在老家,一定天天晚上都会去国城广场看热闹,天天晚上去仰韶酒庄看烟火,感受浓浓的年味和熟悉烟的火气息。但今年一切都成了遥远的童话。
河北石家庄不让放炮,更不要说烟火。儿子和小区里的其他邻居一样,虽然也知道不让放炮,但也按捺不住买了两大盘鞭炮和小型烟火。除夕晚上九点多,听着楼外砰砰啪啪的鞭炮声,我们一家兴奋得连春晚也无心观看,老老少少穿戴整齐,兴冲冲拿着鞭炮下了楼。原以为可以痛痛快快地过个瘾,结果却让人哭笑不得。
社区工作人员三五成群,穿着红马甲,掂着灭火器,幽灵似的在小区里转来转去。小区的居民们呢只能在夜色的掩护下捉迷藏似的游击做战:“加特林”嗖嗖的绚丽火花依然在迸溅;闪光雷依然腾空而起在空中炸响;烟火犹如燃烧的火焰,依然照亮小区的夜空。“逗”得社区工作人员只好无奈地停下脚步看(平声)着大家放炮,也算过足了鞭炮瘾。哈哈!
初一上午十来点,心想去小区转转吧,小孙子也想趁机玩玩“仙女棒”,不料社区工作人员还在值班。关键小区里静悄悄的,几乎没啥行人。儿子说小区里的人大多都回老家过年了,几乎成了“空城计”。哎!这年也真够冷清的。到了晚上,本想着总会有几个人出来放炮吧,毕竟大年初一,我和老韩带着孙子又穿戴整齐的下楼去凑热闹,结果楼下空荡荡的!人都回老家了?扭头一看,可不!以前灯火通明的大楼,现在至少有三分之二人家窗户都是黑洞洞的。一股寒风袭来,心中更加冷清。老家人正在观赏烟火吧……
初二,儿子、儿媳和孙子去姥姥家走亲戚了。家里更冷清了。上午我和老韩在小区里溜达溜达,甭说,这天我们还真把整个小区的格局弄了个清清楚楚。下午,怎么过呢?上网搜搜搜,“德明古镇”距离石家庄23公里,半天功夫足够,来了场说走就走的小游。说是古镇,其实就是现代人在有山有水的问情谷里,仿建的一座以古老璀璨的元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特色小镇。古镇中的建筑吸纳了金元明清时期我国建筑的精华,桥楼榭亭设计精巧、古朴厚重、典雅大气,一条清澈的河水更是穿镇而过,让游人在不知不觉地漫游中体验到秦淮河边的古老风情。
初三呢,去吴桥杂技大世界吧,老韩提议到。去就去吧。驱车两个半小时到了吴桥杂技大世界。初三河北特别冷,我和老韩冻得直缩脖子。买票,检票,观赏。老韩来时兴致勃勃,可现实又跟我俩泼了一盆凉水。看到的都是京剧变脸、舞棍弄棒、气功上刀山、简单的变魔术、猴子蹬车,小鸟衔环、顶碗等,以前在其他地方都多多少少看过的。
原来得过奖的好节目被圈在大剧院中,还要买票。当天天气又是出奇的冷,匆匆忙忙在杂技大世界吃了午饭又溜达了一会儿,冻得头疼,就赶紧驱车回来了。
回家途中,打开手机,看到“亲情一家人”群中发的我姊妹兄弟聚餐的照片,我心中五味杂陈。每年初三聚餐十多年来雷打不动,姊妹七个都到场,外甥,外甥女,外甥媳妇还有外甥女丈夫,还有孙辈大几十口人,欢聚一堂,又吃又喝,有说有笑,多么热闹,多么亲切。往年聚餐总是要看看问问,谁没有到场,缺一个人就会觉得不圆满,没想我是第一个“破坏”阖家团圆的人。看着姐妹高兴的样子,我既羡慕又心酸。这个年过得真是一言难尽啊!五一回去我一定召集姊妹几个再小聚一次。
晚上正在看电视,嘟嘟嘟,大姐的电话,小妹的电话,弟弟的电话……又让我泪花闪闪。这种血肉亲情任凭千山万水也永远阻隔不断,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把我们紧紧的绑在一起,连在一起。
初四,决定不再出远门了。上午居家暖和、休息,下午闲逛商场。想到明天孩子们要回来了,身上就像突然注入了一种力量,心中也敞亮了许多。
总之,春节过完了,新的征程已开启。愿我和的家人未来的日子里,好运连连,幸福满满,生活比蜜还甜。也祝愿我的姊妹们在新的一年里,心不散,情更浓,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