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接女儿放学,这个平常叽叽喳喳话痨般的小姑娘,很静默。觉得一定有事,“柔情似水”地问她,“小孩,怎么了?”
车座后沉默许久,小姑娘终于开口,“妈妈,怎么样才能交到情同姐妹般的朋友呢?为何我没有那么多的朋友呢?”
听罢这一股脑长长的提问,觉得这问题实在太重要了!
一直觉得,人这一生若能想通三大“生命之问”,就可以活得通透和快乐:1.如何看待事业和成功?2.如何对待爱情和婚姻?3.如何处友和交往?
正是因为觉得这问题太重要,所以我在心里反复翻转思量,想着如何回答得既不枯燥,且对她能有所帮助。
车开到大半程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可以用一个比较生动的事件情景来比喻,“小孩,你看过不少二战时的书,知道犹太人在二战期间遭遇惨绝人寰的杀戮,对不?在那生死一线之际,在德国和德占区的犹太人只有迅速找到可以托付生命的朋友才能活下去,而若托付错了,就有灭顶之灾。
“一个活生生却事关全家人生命的抉择就放在那里:谁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妈妈用自己这么多年人生经历所得到的感悟,觉得可以把人们在遭遇这样的求助采取的对待分成四种,而这四种人可以鲜活地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样的朋友值得深交。”
第一种人,他有着可贵的做人品德和勇气的人。在他的心里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他明白,在大非中自己应该坚持“是”,也有勇气去坚持“是”,从而能不顾自己的安危坚持人性中的美和善,数年如一日把你掩护起来,义助你躲过灾难。
这是最值得交往的人,而这样的人并不需要你巴结,并不需要你花时间去刻意交往,因为他会以“是非”来对待你,你做得对、你是同样有品格的人,他自然对你好,并愿意援助你,因为他们是有立场的人。
第二种人他本性善良,但依旧有人性中自全和自我的一面。他们或许不会把你藏在家中,但他们觉得与你交谊深厚,在他们心里还有着作为人最基本的善恶观和是非观,在没有触及自己及全家人的安危时,他会偷偷给你送食物。但若危及他们利益和安危时,他们或许不会再这样做,但他们绝不会出卖你,因为,他们本心很善良,有着做人最基本的底线。这样的人也值得交往,虽然不如第一种人。
第三种人,他们或许对人很客气,或对人不客气,但他们的本心漠然自私,他们并非不知道是非,但是更知道什么是危险,什么是利益,知道事不关己会装作没看见而躲开,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这样的人往往不少,认识再多这样的人有什么意义呢?这类人你花不花时间对他,结果往往都是一样的。
第四种人,他们知道在那样的社会情形下若出卖你,可以获取更多。在他们的眼里,利益重于品格,有利益可以不要品格。孩子,对于这样的人,你一生一定会碰到几个。对于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永远不要认为交谊深厚,他就不会冷酷对你。他能怎么对待别人,有一天在触及他的利益时,他也会冷酷自私对待你,这样的人无论任何都要尽力远离。因为你对他越亲近,后果往往越严重,结局往往越悲催,他们是你身边不知何时会发作的毒瘤和炸弹。
我们总把朋友与认识的人、熟人混为一谈。人可以熟人很多,对待任何熟人都应该有善意、有关怀,你的善意和关怀会给他们带来温暖,也让自己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心境下,有时给予比获取更能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愉悦。但是熟人不等同于“朋友”,“朋友”是心与心的融合,是可以以命相托去信任的人。
人一生最珍贵的不是珠宝和金钱,而是时间和情感。一生短暂,把宝贵的时间和情感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不值得。人们总认为花时间与某些人天天混在一起,就能交谊深厚,实质并非完全如此。有的人虽然只有工作上的情谊,或某一个关键时期的义助,或岁月的濡养形成的信赖,你们并不天天相交在饭桌的杯盏交错中,或天天柔情蜜意互道着友谊,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却会因为敬重和信赖而在命运中相互守望。
在妈妈过去的前半辈子里,并非都是相熟的人给予了妈妈巨大的帮助,常常是一些不够熟、不天天来往的人,却曾帮扶妈妈度过了难关,因为他们是第一类或第二类人,因为他们在心里喜欢你、尊重你。
不要刻意去交往人,因为会很累,失却了与人交往的快乐;不要以利益心去交往人,因为任何人都不会是完全不懂得识人的人,一个完全不懂得识人的人是没有人生智慧的人,不应该在深交的范围之内。人一生不懂得识别人与人的不同,不懂得把不同的人放在圈子的远近和内外,在一生的长度里一定会吃亏,只是吃得亏是否够大而已,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浪费了自己的情感。
不用刻意去交往人,而是自己要成为第一类人,最差也要是第二类人。你若是孟子所说的“友直友谅友多闻”的人,一个对他人有助益的人,一定要相信别人不是傻子,他们一定会觉得你“值得”交往而喜欢你,从而愿意与你接近并且信任你,而在这当中你也会通过时间的濡养以及人与人意外的缘份,甄别出诤友和知己。
你越好,你越“值得”深交,你越会在岁月的长河中积累起宝贵的朋友财富,而这当中没有“滥友”和“渣友”,从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温寒与共的高品质的朋友圈。
最后,妈妈更想说的是,一定要让自己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把宝贵的一去不复返的时间多花一些在自己的身上,去精进自己。人类最深刻的苦楚是“孤独”两字,如果认为与人交往才能摆脱孤独,有朋友才能摆脱孤独,都不是摆脱孤独的好办法,很大的可能反而会让自己感觉更孤独。
一个人只有喜欢自己,爱与自己在一起,喜爱所有美好的事物,并乐在其中,才能真正摆脱孤独,并且一生不为孤独所控制,也不为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喜悲。
一定要记得,自己是自己的至友,一生都有不离不弃的至友,你也会因内心的自守,而获得思想的提升,并一生拥有喜乐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