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道“知识就是力量”,但对于知识的定义,至今仍未有令大家都认可的“通说”。文字记载着知识,经验蕴藏着知识,而日常生活的每个情景,也交融着知识。
知识既不是绝对真理,亦不是金科玉律,它是丰富的、包容的、流动的。对于一个人而言,知识脱胎于理解、交流与共鸣;对于一个时代而言,知识绝不是僵死的条文,而是因时而变、不断更新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逐渐变成主要生产力。所有的知识都是信息,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从数据到知识到智慧,既是提炼归纳的步骤,又是价值升华的过程。
正如培根所言:“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羨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在书本之中,运用知识的智慧却在书本之外。”
NO .1
知识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已经掌握知识的幻觉。
﹣一霍金
From :纸条君
斯蒂芬.威廉.霍金穷尽一生研究宇宙,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但他曾说:“我们只是一只高级猴子、在一颗非常普通的小恒星球上,但我们可以认知宇宙,这让我们有些特别。”与宇宙星空相,人类只是沧海一粟。相比于未知的事物,人类已知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受到环境、经历、教育的限制,每个人的视野又何其狭窄,每个人的认知又何其局限。但这些局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没有认识到自身局限,反而因读过几本看似艰深的书籍而自鸣得意,因掌握一星半点的小道消息而沾沾自喜。
知识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已经掌握知识的幻觉。无知的人或许还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保有一份敬畏之心,而自以为是的“人”,却会迷失在思维茧房里,带着偏见看世界。
在知识面前,每个人都应该是谦卑的,都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所谓“学无止境”是:当你征服一座山峰时,它已经在你脚下了,你必须再找一座山峰去征服,否则,你只有下山,只有走下坡路了。
NO .2
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
一一亚里士多德
From :开学狗余某
庄子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欲窥其善,必先学也,用也,后方强也。
学之、非藏之。购买并不代表拥有,二朝可购一柜书、一生难读一柜书。学问藏在书里,而非书皮里。纵一朝购尽世上之书,亦难成大家。
而学亦不同于读、书如饭食,需细嚼慢咽方可品得其中韵味。一目三行、一目土行,皆算不得本事、如若能从这三行十行间看出花、看出妙来、方可谓真本事。红楼一书,位列四大名著,上至学者下至少年,皆曾阅览。然学者可在细品中得其真知,少年则大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怎可一并而论?由此可见,学需读、读需细、细则有所成。
学之难,用之更难。应试教育下,高分低能者屡见不鲜,许多人沦为了死读书,读死书之流。学而不用、知识就此死于脑中。
著名数学家赛德里克.维拉尼为将数学“踢”出法国学生的基础必修行列“背书”,原因为何?便是因课本知识的“活性”缺乏,如若学习由爱好沦为负担,无趣的将不只是科目本身,更是学习这一行为。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门学问,让自己爱上学习更是门学问。而学习有时之所以为人所厌,是因为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不加以利用。唯学之、用之,知识方才有“活性”、有新意,才有被喜爱的理由。由此可见,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
学海无涯,我们一生都将于其中摆渡,难以逃脱。然而只有扬起“利用”的帆,我们方可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而用,用而明,明而盛。学习可久远,用必在当下!
点评:
作者开篇即点明文章立意:既要重视学习知识,亦要重视运用知识。在行文过程中,作者采用递进手法,从学需读、读需细、用需活三个角度进行论述,层层推进,最后落脚到“学习可久远,用必在当下”,让人振聋发聩。
全文逻辑严谨,引经据典,且结合时事热点,论据丰满。最为难得的是,本文“金句”频出,如“一朝可购一柜书,一生难读一柜书”“学而不用,知识就此死于脑中”,都引人深思。
NO .3
社会不但需要果蔬药材,却也一样迫切的需要蔷薇与地丁。
一一周作人
释义:
此处“果蔬药材”可喻指“物质”或“有用之书”,“蔷薇与地丁”可喻指“精神”或“无用之书”。
From :六两
社会不但需要果蔬药材,却也一样迫切地需要蔷薇与地丁。当温饱不再是需要拼命争取才能满足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精神上的富足,能够引领人类走向更广袤的天地、不再受限于方寸之间。
然而,许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自我对于蔷薇与地丁的迫切需求,仍然目光盯紧眼前的果蔬药材,沉沦在物质诱惑和名利追求,浑浑噩噩。而心有蔷薇与地丁的人,即便身处最困顿、最艰难的情境,却仍心有方向、胸怀远方。他们在黑暗中刻画光明,在荒芜中培育生机,那是蔷薇与地丁赋予的,那是精神上的引灯。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全凭蔷薇与地丁的芬芳馥郁。
(有删改)
点评:
在这篇练笔中,作者紧扣短纸条立意,对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进行了论述。首先,作者描述了大背景,即物质条件的提高使人们有时间去追求精神满足;其次,作者指出“许多人只追求物质,忽视精神”;最后,作者点明了“精神追求的必要性”。
全文紧扣主题,结构清晰,语言优美,尤其末尾化用顾城的名句“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十分妥帖。文章若是能有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佐证,就更好了。
当知识的供应者、使用者与知识的关系
日益等同于商品的生产者、消费者与商品的关系
知识的追求便不再能触发灵魂的喜悦
而逐渐变成一个交易、一种焦虑
泛滥成灾的知识焦虑背后
是人们没有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