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16年就这么过去了,想一想一年前,我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过着六七十岁的生活,说出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着。而我感觉这种生活用四个字形容非常贴切:死于安乐。对,就是死于安乐。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突然意识到我现在的工作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我要在这个公司内学习到什么?当现在的工资不能满足我的物质需求时我又能靠什么来博取更多的薪资?当我失去这份工作后我要靠什么养活我的家人?
而我对这些问题做出的答案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你思考过后的答案是不是跟我的很相似?此刻的你还羡慕这种日子吗?这是的心情应该就是:生于忧患吧!
播种,一切从头开始
2016年年初,开始自己的北漂生涯。
第一站,我的培训班,我报名了四个月集中培训学习,这也是大学欠下的债。如果大学不是因为贪玩,只为了应付考试,混学分,也不至于连自己也养活不了。在这四个月里,作息时间上像高中,早上七点多开始上自习,八点上课,中午十二点下课,下午两点上课,六点下课,晚上七点上晚自习,晚上九点下晚自习。课堂上却像是高三,每时每秒都在聚精会神的听讲,不会的就积极问,偶尔困意来袭就使劲的掐自己几下子。因为我不想对我之前的问题只有“不知道”这一个答案了。就这样看似机械麻木的过了四个月,但是我真的感觉到我学到了,对于之前的问题也有了那么一点点的解决办法了。
发芽,不忘初心
2016年7月中旬,我经历了15天的面试,终于收到了offer。
第二站,北漂正式开始,有了新的工作了,终于我也有一技之长能够养活我自己了。公司是创业公司,刚刚起步,福利待遇什么的可定也比不上大公司。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我之所以没有能够进入大公司,是因为我的能力还不够。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愿意培养我一个菜鸟,能够给我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所以,没有失望,反而有点兴奋、激动。
公司里有十六条信念,其中有一条我特别喜欢“德厚物必渐聚,德薄物必渐失,所望不得,比修为不够”,对所望不得,比修为不够。
成长,立一个小目标
2017年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想想来北京也有一年了。对于我之前的问题也渐渐有了一些答案。可就在答案要清晰明朗之时,我又有了一些新的问题。我现在是一名程序员,程序员就要面临加班、熬夜的高强度的工作。可是十年以后的我还能受得了这么高的工作强度吗?二十年后我还要做程序员吗?程序员可是一个时时刻刻学习更新技术的,那个时候我还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吗?答案是:不能,不能,不能。
所幸我认为我醒悟的还不算晚,所幸在2016年的年尾我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了,所幸我在2016年结交了一些读书上的朋友,所幸我也开始能够解答自己一部分答案了。
2017我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
每个星期掌握1~3篇最新技术贴(要求掌握实现原理,常用方法,应用场景)
每个星期读两本任意书籍,可以是纸质版或者是电子版(书评,读书笔记)
每个月读一本专业技术相关的书籍(读书笔记)
每天锻炼,早睡早起
2017年,不忘初心!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是留给最渴望的那个人,学会与内心深处的你对话,问问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静心学习,耐心沉淀,送给自己,共勉。
我是慕小晨,一只90后的北漂“程序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