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日在北京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在全球经济深度交融、命运休戚与共的时代格局下,“一带一路”倡议宛如一艘巨轮,破浪前行,驶向共同繁荣的彼岸。而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无疑是为这艘巨轮安装强劲引擎,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筑牢坚实的发展根基。
培养人才是厚植根基之举。这意味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教育体系,从高校前沿学科到职业技能特训,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多元产业需求。在基础设施建设板块,培育深谙国际工程标准、精通新型建筑技术的工程师;于跨境电商领域,打造熟知各国贸易法规、擅长数字营销的商贸专才。高校与企业联动,课堂知识即时在项目实践中试炼,为沿线项目输送上手快、潜力大的新生力量,让创新理念在建设一线萌芽生长。
引进人才则如开启全球智库。“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地域文明,面临复杂法务、金融、文化差异难题。引进国际资深律师,可化解跨国合作法律纠纷;吸纳金融风控大师,能稳住资金融通脉搏;招揽文化人类学家,助力民心相通障碍清扫。以优厚政策、开放平台吸引全球“头脑”,带来多元解法与崭新视野,恰似为倡议注入全球化思维“催化剂”,加速融合创新化学反应。
用好人才是激活全盘棋局关键。合理配置人才至对口岗位只是开端,更要营造容错试错、鼓励创新环境,让人才敢想敢为。在能源合作项目中,赋予技术骨干革新工艺权限,突破传统效能瓶颈;在文化交流活动策划里,给创意人才充分空间,雕琢出震撼心灵国际爆款。依据项目阶段动态调配人力,保障全程火力全开,使人才价值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澎湃动能。
当人才各安其位、各展其长,“一带一路”建设便有底气直面地缘冲突、技术封锁、疫情余波等惊涛骇浪。能源转型有新能源科学家领航;贸易数字化升级有 IT 巨擘掌舵;古老丝路文化焕新有文创大师妙笔。人才支撑起项目攻坚脊梁,智力点亮合作创新灯塔,一路护送经贸驼队与文化使者畅行无阻,在共商共建共享旋律中,奏响沿线国家协同奋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恢弘乐章,向着持久繁荣的新航道稳健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