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太玄经(出自《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侠客行古风,写的是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门客候赢和朱亥的故事,千载之下读来,英锐之气,兀自虎虎有威。
那大梁城邻近黄河,后称汴梁、汴州,即今河南开封。该地虽然数为京城,却是民风质朴,古代悲歌慷慨的豪侠气概,后世迄未泯灭。
这里要写的,不是诗词,也不是武侠小说,而是要从这首侠客行中揭示出那个窃符救赵历史后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那年北风紧,大梁城下白雪盖地,无人烟。
李白走过,回想起自身穿越人设,感慨良久。
就回想起自己在战国时代,蒙面行侠,作为一个被历史遗忘的第三者,与朱亥候赢一起做下了窃符救赵的事迹。
写下此诗。
而之前之后似乎还做过许多大事,都在诗中一笔的带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生于四川,算是陇西李氏的旁支,也是唐朝皇室的远亲。
61岁病重,把手稿交给族叔李阳冰,赋《临终歌》而去。
这首侠客行中,既然有“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一句,则写明了当年行事另有一人,不为史记。
诗中细节繁复,写的宛如亲身经历一般,若说不是李白穿越到战国时期自己亲身所为,我是万万不信的。
何况,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一句,说明这个不知名的侠客,早已游遍五岳,那个年代南岳北岳尚在蛮夷地界,何来游遍。也只有穿越过去的李太白,才有这种可能。
李白另有一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也说明了这种可能性,深得我心。
前三句是: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可见从另一角度印证了李白穿越回了战国时代,从楚国醒来,行侠仗义,后来来到魏国,结交朱、候、信陵、平原,做下天下震动的窃符救赵一事。
碍于自身穿越身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最后“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说明此事不为后事史书所记,唯有西汉扬雄(注意不是姓杨而是姓扬),得知有不知名侠客之事,而隐晦的将之记载在《太玄经》中。
太玄经中写到:“次七:白日临辰,可以卒其所闻。测曰:白日临辰,老得势也。”,对应侠客行中“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也可以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
又写到:“次五:孔道夷如,蹊路微如,大舆之忧。”,对应“凤歌笑孔丘。”一句。
这《太玄经》正与《侠客行》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的诗文遥相呼应,若说是巧合,一个时代会有巧合,这战国之事,西汉之经,盛唐之诗,相隔千年,若说是巧合,我是万万不信的。
《太玄经》是老子之道的玄学经典,全书以玄作为最高概念,玄之又玄,玄构建了宇宙生产图式,发展了事物演化规律。
李白回到唐朝,自己看过太玄经,当然在诗中指出了这点。
《太玄经》最后写到:“次八:或击之,或刺之,修其玄鍳,”,已点出李白、朱亥、侯赢杀晋鄙,窃虎符,解邯郸之围这一天下头等大事。
此外,从武功上看,李白有此实力。
李白虽然以诗文流传后世,但在当时乃是一等一的武林高手,文字上他号“青莲居士”,而在江湖上名号更高,又号“谪仙人”。
谪(念做折),,贬官,迁谪之意。,“谪仙人”是指李白剑术飘逸,超凡脱俗,不是常人,而是从天上被贬下凡的仙人。
基本上跟孙悟空是一个实力。
所以在游戏中售价一样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白从小文才飞扬,而剑术则比文采天赋更高。“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可见如同现在的网文一般,十五岁的李白就挑遍江湖各大门派,踏上了武林最高水准的层级。与当时的草圣张旭等不遑多让。
李白有“侠客行”“将进酒”等剑招,而最厉害的一招“青莲剑歌”,在江湖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而李白的皮肤十分受欢迎,其中最火的是千年之狐和凤求凰。说是手感好。
手感好,这就是玄学,玄之又玄,正符合太玄经的主旨。
玄,浑行无穷正向天。(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混沌而行,所谓浑天的意思,宇宙的根本就是”空“,如果给”空“一个名称,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空了,是一个自己以为的空,可以称之为太极,或者叫”我“,既然有了”我“,那么也就可以有对立面,太极生阴阳。)
阴阳坒参,以一阳乘一统,万物资形。(这个更好解释了,按IT大数据观念,2的0次幂,就是太极,道生一;2的1次幂就是阴阳,两仪;2的2次幂就是四象,2的3次幂就是八卦,八卦生万物。一阳在八卦中有四卦,正好是一个方,一统则以太极为心,是为一圆。一方一圆,那就是万物的形象了。)
中国自古的哲学观就是以方圆观念为核心,比如筷子,不能全方,不好夹,不能全圆,不好放,唯有上方下圆,才是中国的筷子。
可见方圆之中自有规律,而此规律,正是老子“无为”和“因循”思想的根本。
无为方能有为,因循故可突破。你认为的你的心痛,不过是自己把自己限制在了错误的境地,忘掉表层的“像”,方能找到其中潜藏的规律,这就是因循。也就是玄学。
所以手感好当然是玄学,而玄学才是规律。
HHKB的,Filco的当然比薄膜键盘手感好,这就是玄学。
火电当然暖,水电自然冷,来自阿克苏的风电当然听起来最舒服。
徕卡蔡司当然有德味,尼康当然锐,佳能当然媚,宾得当然惹人醉,这还是真理。
asics的当然脚感好,然而HOKA又更胜一筹,这还是玄学。
始祖鸟的硬壳,猛犸象的软壳,加拿大鹅的羽绒,意大利的靴子,威登的塑料皮,景舟的紫砂。
总是年轻时一腔热血,想要跟别人不同,选择自己选择的东西,自己选择的路,自己选择的人,自己选择的万物。
唯物主义是什么,依旧是唯心主义,而且是用他人观察世界的结果强迫自己接受的唯心主义。
然而很多内心的选择,在你做出的一刹那,是考虑了别人的意见而强迫自己选择的,或者是为了自己不甘心或设计的目标而强迫自己选择的,并不是遵循万物规律的选择。
所谓镜花水月,意识不能决定物质,但人感受的物质,是经过意识加工之后的形象,而客观唯物,只是被动接受他人意识加工后的物质形象的总结。一切客体事物,是对应本体而存在的,做客体论,就承认了本体的前提,正如阴阳太极一般,没有主体,客体无所着落。越想斩断,越不可能。
难道多数人认定的就一定是真理吗?真正的真理,一定不是被大众所掌握的,首先,观察万事万物的过程中,会一定影响观察的对象的,观察本身就改变了被观察者,这就是混沌系统。其次,不同的人观察同一物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导致观察到的形象一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观察的人也会根据他人的结果,自己违心的修改自己的结果。那么采用多数人一致性的观察结果,这本身就是悖论。
这个过程中就有两个自己犯错之处,其一,自己谎报自己观察的结果,其二,会自己根据他人一致性的意见修改自己的饿结果。这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设计,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设计这两重错误。大多数人认同的标准、概念、道德、世界,并不具有对每一个人的适应性,而人生真正的意义,是寻找符合自己的思想之路。
所以会心累,那是本我了解自己内心的空间,而与自我的纠葛。
意识强迫自己承认一个观念,自己反复说服自己就是这样的,这就是自己选择的,然而内心却不快乐。
打破“三”:他人给你设计的思想樊笼,打破“二”:自己给自己设计的思想樊笼。
选择不心累的方式,方得玄,这就是太玄经。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