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电影,且口味杂,什么类型的都看。动作片、生活片、情感片,还是伦理片、喜剧片或情色片,等等,只要碰到感觉不错的,就不会放过。
判断某部影片好不好,我一般认为,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带来思考,产生思维碰撞的,或者在同类题材影片中,叙事视觉比较独特,若符合这条件,就是好。若让人产生欲哭无泪的悲悯感,那在我看来,就更是难得的佳片。
好多年前,看过一部叫《生死朗读》的影片。它是反映德国纳粹的罪恶,反思那段带给人们创伤历史的,但是没有选择宏大的战争题材,也没有把焦点对准那些似能改变历史的大人物身上,而是把关注点投放到那些与战争没多大关系,甚至是受害者的普通人物身上,选取的角度有新意,因为看惯了那些宏阔壮观场面的火爆激烈,英雄人物叱咤风云时的惊心动魄,你就会觉得来点平静的、简单的、甚至悄无声息的,也是一种欣赏必要或是视觉调节。
刚看第一遍时,好像并没给我多大灵魂上震颤或是强烈的共鸣,只是给我有种异样的感觉,一种难以明言的压抑。尤其刚开始,还给我感觉这只是一般的情色片,情欲场面比较多,而且是一个少年男孩与一位中年妇女之间的暧昧。但坚持看下去,就逐渐打消这种念头,决不是一般情色片就可以比肩的。就会觉得影片告诉我们的不可能就是开头那些暧昧,那段让人觉得有点异样的男孩与妇女间的忘年恋。
有许多东西充塞在你胸中,但你一下子又不会明了。就是这种沉甸甸的感觉会促使你回想影片中一些细节或镜头,尤其汉娜在法庭受审时的眼神,还有一个她出狱前一天上吊时的那份平静和坚决,会久久萦绕在你脑海中。正因为如此,我后来重看了好几遍,也逐渐明白,这部影片为什么会获得那么多的奖项,为什么会给两位男女主角带来令人艳羡的荣誉。
简单的情节背后埋伏着重大的历史份量,普通人物身上藏匿着难以察觉的人性之恶。
这部影片有不同的中文译名,诸如《朗读者》《为爱朗读》《读爱》等,但我偏爱《生死朗读》这个译名,觉得比其它的好,尽管影片英文名字——《The Reader》,只有朗读者之义,但生死朗读译出了影片内涵的深刻。
经典的东西,不见得一开始就给你带来多大的震撼,或者一上来就给你灵魂上的洗礼,但有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一定有某些东西挑拨了你的内心深处那根弦,也许你的感觉是悠悠的,淡淡的,甚至是若隐若现的,不管怎么说,这种带给你的感觉一定会存在。也正是这种存在,这种挥之不去、萦绕心底的那份触动,驱使我找到电影的最初模本——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
小说同样算得上经典,至少它具有某些经典品质。人家怎么看,我倒不怎么在意。这部小说是错综复杂的,是丰富多义的,看完之后,受到心灵震撼的同时,作者又丢给你许多迷惘与困惑,这些迷惘与困惑会使我们陷入不可自拔的思考之中。思考得愈深,思维挣扎得愈激烈,你就会对世界复杂性和人性诡异性理解得愈透彻。原先你不信的,现在可能相信,甚至笃信不疑;原先你深信不疑的,现在或许要颠覆它。
我把这种阅读经典产生的效应,叫做“颠覆性建设”。
就以这小说来讲,作者留给读者的包袱就有:谁是真正的阅读者?伯格为什么在已经看出汉娜的悲剧原因而他没有及时向法庭指出?真正需要忏悔的到底是伯格、汉娜?还是法律、道德以及整个社会?中年的汉娜与少年伯格的关系到底是纯粹的爱情,还是肉欲的满足?抑或又一次的纳粹行径?等等。
这些问题会在你阅读小说过程中,时不时冒出来,迫使你不断追寻问题的答案。但是当你真想打开这些包袱的时候,你觉得想找到一个准确答案又是多么的不可能。不过,在这苦苦追寻的过程中,你的思力得到锻炼,你的精神得到培育。这就是阅读这部小说,或者阅读类似经典,带给你自然而然的收获。
同时,这小说又是相当单纯的。似乎就是叙述一个少年与一个成年之间的也没什么大的背景的灵和肉的欢愉与苦闷。看后,你觉得邪恶吗?肮脏吗?似乎没引起我们要从道德的角度去审判它,相反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觉得这段忘年恋顺理成章,甚至合情合理,也许还暗暗希望它继续存在。
整个阅读过程,你并没有多想,只有一个元素牵引着你读下去——悲天悯人的感动。也许我们阅读过程中,通常就是这种状态,并不是刻意地追寻细节的理性,只是随着某种感觉读下去,不强求有什么收获,不强求有什么影响。我想这正是真实的阅读状态。正如小说中汉娜总是让伯格朗读《荷马史诗》《带小狗的女人》等一样,在伯格朗读中,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时而大笑。假若伯格真要问她听懂了什么,或领悟到什么,她也许回答不上来,那为何痛哭,为何大笑,她也许会说有种感动。
我认为像上面讲的是真实阅读状态,相信不少人读书时会有这样的感觉。古人读书重感悟,领会文中大意,而不必死抠细节。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诸葛亮的“观其大略”,便是如此。
反观现在的语文教学,重视知识训练,重视条分缕析。一篇大好的文章就给肢解掉了,一篇鲜活的文章就给弄成一副骷髅,甚至骷髅都不是,只剩下零星的几根骨头。这样做法根本就没有理会学生有没有阅读冲动,也没理会学生阅读时的真实状态。长期采取这种做法,学生对语文就会厌倦,失去了兴头,因为所关注的只是细枝末节,所关注的只是某种技术,甚至只是某种技巧,来应对人为的问题,人为的问题多是伪问题。
周国平在《论读书:怎么读》里讲到阅读绝妙状态时,有这样一段论述:“我们读一本书,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其余一切,只是死的“知识”,也就是说,只是外在于灵魂有机生长过程的无机物。”
阅读时我们的确碰到过这样情形,也会因这种乐趣而坚持读下去。但在教学中,很少让学生有过这种体验,而是大多把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做成知识性肢解,长期下去,只会让他们感到厌倦。学生在课下看闲书的时,往往有很大兴致,就是因为他们喜欢那种状态,不去刻意地追寻细节的理性,只是随着某种感觉读下去,不强求有什么收获,但这其实质就是熏陶过程,恰恰是人文浸润过程。
若把他们看的东西,弄成平时训练形式或是考试模样,他们立马失去兴趣,提不起阅读冲动。好多人也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一些语文素养好的,平时喜欢读书,作文写得棒的又富有才气的学生,做这种阅读题,往往正确率并不高,老是考不好。为何?我想原因出在试卷上,而不是学生上,都是试卷惹的祸。
本来谈电影,可现在扯到这上面,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