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按照家乡的说法自己已经虚岁十九了,过年后就二十。有时候感觉和做梦很像。不过在外面,还可以不要脸的说自己十八岁。每当说自己十八,内心和一个大姑娘似得,羞羞的,不过外表还是要故作镇定的一脸严肃,嗯,我就是十八呀。
以下写一篇关于岁月的几点拙见,只需意会,无需较真。
1:不完整的错话“年龄越大越成熟
“成熟”是一个概括很多的综合性词,他与岁月很有关系,同时,也没那么有关系。有关系的是“人”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这个人会变得更有智慧,更优秀,会对整个社会有自己的一套观点,不被他人所动摇。而没关系的是,年纪大就一定更成熟吗?好像也不一定吧!也不是有谁没有见过已到不惑之年的人还在为鸡毛蒜皮芝麻事去较真,动不动破口我擦尼玛,做点事也不靠一点谱………也不是谁没见过才二十出头,常出入城市CBD,满世界飞,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羡煞旁人的年轻人(咱们普通老百姓不和他们一般见识)。这两个比方与成功无关,毕竟成功的人只占极少数。况且他自己认为他成功了吗?也不见得吧!让他自己回答:可能会轻描淡写的说一句,或许吧,未来还远呢。
有人说,等你年纪大了也就成熟了,到时候你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想干嘛干嘛,不迷茫也不迷惑,有美好的家庭和事业。啧啧,听起来真爽,一派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简直是人生终极赢家的节奏。当你冷静思考或者被打脸后,才懂得这句话的鸡汤之嫌,用漫漫人生路去证明这句错话的正确性,好像也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所以,不论你成与不成,时间这个东西是不等人的。面对逝去时间最好的解药是什么……我没找到,还在寻找。也许你也没有找到,不要停止,继续需找。
2:要承认,环境默默的影响着你的生活
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确实被我们大大的低估了,至少我确实是低估了,之前我也认为只要自己保持不变,环境怎么可能影响到自身呢,直到巴掌打到脸上……高考后选择大学,这就是一个例子,怎么能说是一样的呢。这也是近日才看懂的一层迷雾,(挠挠头,喝口水,看着下一层迷雾)。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那时候去一趟县城都那么高兴,哇哦,好兴奋,去县里面额,提前几天知道,在去的前几天都高兴的不行。现在看看,那时候的认知是多么的狭隘。幸运,自己认知转变的快(主要还是长得帅)。认知和格局的重要性真的很重要。
不论你承认不承认,环境都在默默的改变这你,它悄无声息,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直到有一天,咦,我变了吗?……… 高晓松说:生活不知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段话听起来是鸡汤,也确实是鸡汤,我尝了尝,味道很爽,至少也没那么油腻没那么单调。
3:纵使时间留不住
“时间”尤其年轻时候的时间,犹如金子般珍贵,然而很多人看不见,因为格局有限,环境局限,年轻这段时间的重要性确实被我们大大的低估了。“时间”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匮乏,也是唯一的风险。不要觉得自己还年轻,时间还多,享受当下且意淫未来,真的,时间很快,一不留神,几年就过去了。我就是一个例子,当初的老总对我说,乱折腾几年很快就过去了,我用时间证明了他的话的正确性。所以,咱们就不要在犯错了,别拿年轻当资本,虽然年轻有无限的可能性和选择,但落实到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是很局限的,千万条路,你只能选择一条,而且你要摸索,理解,熟练最后在这个行业立足。十万小时的深度积累,才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问题是,有多少个十万小时可以去试错?
4:对待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倾听内心”
自己还远没有成为自己满意的样子,不管是做人的格局,还是做事的能力,青春逝去的太快,而成长的太慢,我还没看够这个世界活在伪十八岁的最后一段时间,努力成长,精力无限,还有一大堆小理想没有做,还没有理顺人生。
马某人说:人不会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而后悔,但一定会对没有做过的事情而后悔。等你老糊涂了,至少有资格对自己的小孩说,孩子,去追逐你想要的东西吧,不管是姑娘小伙还是梦想。因为当年你老爸也干过特别牛又觉得特别二的事儿,如果头破血流也没关系,还可以回来吃软饭的嘛。
袁岳说:趁年轻,折腾吧,折腾了就知道自己的边界和局限了,使劲蹦一蹦,没够到天花板,接下来的岁月里,还是可以安心的做一个视名利金钱如粪土的不俗人(究竟谁是俗人)
年轻的生命犹如一根蜡烛,两头都燃烧着,在燃烧后,我们能否留下最滚烫的蜡,烙下最深的印记?
5:三十不立
古人说:三十而立,按照现在的话说大概是三十岁在事业上要已有所成就,得以立足与社会。总觉得这不符合当代社会的语境。古人平均年龄也就四十来岁,三十岁是要立呀,因为在不立起来就快挂了呀。而现在,你念完大学就二十四五,读研究生都二十七八了(官富二代略过此出),工作三五年后,事业没有小成,人生没有小赢的人比比皆是,一不小心家底还不殷实,在一线城市买不起房,在大城市不被认可,在家乡不被理解。面对身份的模糊,心理防线是崩溃的。回到家乡,请善待他们,多发些红包给我们吧。
三十而立在这个社会是个伪命题,因为在大城市,过了三十,一般都“立”不起来。所以我们要用全新的角度去诠释——三十而立,不是立业,而是立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