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对读书的定义是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完成我的学业,一个是人生的修行。
本文写在2022年,大学毕业典礼之际,也意味着十几年学生涯即将闭幕了。始于2005年初秋,终于2022年盛夏,从小学走到本科,光阴如烟火满眼繁华,点滴生活,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在一座座充满活力的校园里,留下的是青春和沉甸甸的收获,纵有万般不舍,但仍心怀感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首先感谢我的父母,对我学业上一直默默支持,一直支持着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一直尊重我的选择,一直用爱浇灌我的成长,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感谢在每个阶段的学涯遇到的所有老师,对我的悉心培养和教育,得遇良师何其有幸,师恩难忘铭记于心;感谢这十几年遇到的朋友、舍友,我们相聚在此,皆是缘分;谢谢有幸相识的师兄师姐们、师弟师妹们,感恩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包容和帮助;感恩拥有与《火锅局》剧组和《增城故事》剧组成员共同创作的美好时光;最后感谢陪我熬过了很多艰难时光的女朋友阿白,作为我坚强的后盾,遇此佳人,一生之幸也。
最后的最后,我最想感谢一个我一直忽略的人,那就是我自己,也想把这一整段文字留给我自己:二十多年的光阴,别人对你的帮助永远都是辅助,我知道每一次纠结的选择面前,你犹豫、迷茫,在不得不面前,你一次又一次坚定、自信做出选择,尽管最后一面悬崖,一面天堂。遇到悬崖,你努力逆境翻盘,虽然大概率是又被打趴下,但好像很少看你后悔;遇到天堂,你犹如乘风破浪,势如破竹达到比原定更好地顶峰,我时常为你感到骄傲。也许到最后,我们仍然改变不了凡人的命运,那就把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凡事做好就好啦。
先前我说过,我对读书的定义是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完成我的学业,一个是人生的修行。《从孟秋至仲夏》则是我为数不多,但也走过四分之一的人生旅途中学习生涯的修行故事,与读书生涯不一样的是,在创作和工作遇到的凡人凡事却也没了校园里的那份纯粹和专注。校园遇到的凡人凡事让我有了新的思想和视野去看世界,校园外遇到的凡人凡事则让我站在新的身份去看世界。而这些让我重新理解韩寒和朴树在《平凡之路》中所说的“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行文至此,落笔为终。愿我们保持热爱,奔赴山海,高处相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感谢一直不曾放弃的自己,纵然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但心中会一直保持那份光亮,洗净铅华,奋力前行。每次经历都是一份成长,在不经意间汇成生命的宽度。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请你继续温柔且坚定,知足而上进。
作者简介:吴梓霖,一个青年作者,青年导演,潮汕人,读书期间创作纪录片作品《增城故事》。荣获2022第三届“故宫以东”完美世界文创校园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奖和2020“非遗创美,泽润增城” 增城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