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元康年间。
这天早朝,大臣们三言两语就把工作汇报完毕了。
宦官刚要喊“退朝”,通平候杨恽上前一步,说家里有一本奇书,要捐赠给国家。
急着下班的汉宣帝在龙椅上暗暗翻了个白眼。但杨恽是他的宠臣,面子总要给的。
汉宣帝接过了竹简。
本纪,世家,列传。这种分类有点意思啊。
再细读,
嚯,游侠刺客传分明就是武侠小说的节奏。
继续往下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顺,不妄喜;逆,不遑馁;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句句都是心灵鸡汤。
奇书,果然奇书!
汉宣帝急问,“作者是那个奇才?”
杨恽骄傲的一挺胸脯,“就是臣的外祖父司马迁。”
从这天开始,《史记》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和它的作者司马迁一起,让后人高山仰止。
1
司马迁是个猛人。
十岁就已读遍了家里书房里的书,可喜的是他没读成书呆子,而是“少负不羁之才”,简单地说,是个不为规则束缚,敢于挑战权威的九零后。
当同龄人还宅在家里,默背“父母在,不远游”的时候,司马迁就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环中国旅行。
他做背包客,不纯粹是世界很大,想去看看,而是因为一个梦想。
在这里,要说一下司马迁的家族。他们家是史官世家,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就是当时汉武帝的史官——太史令。
家族的传承,在司马迁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他经常向朋友发表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自孔子的《春秋》出版已有五百年。经过战争频繁的战国和烽火连天的楚汉争霸,各地的史书被毁的差不多了,现在海内一统,到了再出一本伟大史书的时刻了。
谁是创造这个奇迹的人?
就是我司马迁!
这时,朋友们一般会用一种看傻逼的眼神看他。伟大史书?超越孔子?
司马迁不管,梦想在手,说走就走。
去汨罗江畔凭吊屈原。渡过长江前往韩信的故乡淮阴。在曲阜,跟当地儒生学习孔子礼仪。之后又去了彭城,瞻仰楚汉战争古战场……
每一处,他都用心收集散失在民间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那时印刷术还没发明,他又化了五六年时间,抄写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史料。
每当想起朋友们的质疑,二十多岁的司马迁都会耸耸肩。
年轻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2
中年司马迁依旧生猛。
他顶替父亲担任了西汉政府的史官——太史令,是个业务骨干,不久前,刚和同事一起完成了“太初历”的制定。
这个历法有多厉害呢?
自它起,中国人的一年开始从正月算起,而不是以前规定的十月;
二十四节气正式得到官方认定;
再也不会闹“十五的月亮初一圆”的乌龙了。
对了,他业余时间坚持撰写《史记》已有五六年,正处于创作高峰。
在司马迁46岁那一年,发生了一起汉军投降匈奴的事件。事件主角叫李陵,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也就是后来苦劝苏武不要牧羊的那位。
消息传回长安,汉武帝暴跳如雷,“大家都说说想法。”
领导的套路大家秒懂。
大臣们纷纷顺着皇上的意思怒斥李陵无耻,更不乏落井下石表忠心的。
司马迁看不下去了,本着对李陵的了解,为其说了几句辩解的话。
汉武帝正处于更年期,猜忌多疑,喜怒无常,后来连亲儿子,太子刘据都被他逼的造反自杀。
确认过眼神,你不是我的人。
这个小小的史官,得想法治治。
司马迁遭到逮捕。
当时的司法部长叫杜周,汉武帝的门下走狗,“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皇帝想要干掉的人,他会想尽办法弄死。
于是,司马迁被戴上了沉重的镣铐,扒掉了衣服,西汉十大酷刑轮番伺候。拷打到最后,他遍体鳞伤,甚至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见狱卒就下跪磕头。
磕头也没用,继续打。
很快死刑判决书下来了。
不死也行,西汉有法律规定,可以拿钱赎命。赎金多少呢?汉武帝开价五十万钱。
司马迁算了算账,心凉了半截。
太史令的年薪是600石,也就是六百担粮食。西汉对匈奴作战之后,国内通货膨胀,600担谷子卖到了2万3千钱。以这个标准算的话,他参加工作20年,不吃不喝也才赚了46万多。
嚯,汉武帝打的一手好算盘。
那么向朋友借呢?
开玩笑。连高利贷都不会借给他。谁借谁被杜周抓走,成失踪人口。
凑不齐赎金,还有个办法:自请宫刑。
在西汉,以宫刑减死罪的名人不是没有。比如流行乐天王李延年,据说他的嗓音雌雄莫辨,一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红的连匈奴人都会哼唱。
但你问问他,如果有选择,是愿意一曲成名呢,还是宁可做个正常的普通男人?
所以看似有A,B,C三个选项,最终都是穷途末路。
汉武帝的潜台词是,你服不服?
司马迁没有低下他的头颅。
周公身陷囹圄推演《周易》,孙膑被挖去膝盖骨,写出《孙子兵法》,屈原遭放逐,赋《离骚》。那么不妨在这份榜单上再添一笔:司马迁宫刑后写完《史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份看透生死后的豁达从容,千古几人能有?!
一心求仙的汉武帝是肯定没有的。
他把司马迁提拔为中书令,负责起草文件,上报奏章,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够位高权重了吧?其实真相是,这个职位一向是由太监担任的。
啧啧,赤裸裸的侮辱!!!
司马迁走马上任,无视那些白眼耻笑讥讽。
哼,沉默是最高的蔑视。
下了班他就一心扑在写作上,历时十三年,与日月同辉的史学巨制——《史记》终于完稿。
而这段时期汉武帝在干嘛?
搞出个“巫蛊之祸”,杀!杀!杀!儿子死,老婆死,女儿死,孙子死,宰相死,数万人受到诛连,被抄家,被腰斩,国家元气大伤,最后他不得不“公开检讨”来博同情,成为中国第一个写“罪己诏”的皇帝。
这个第一,估计汉武帝很不想要。
你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有时老天也是讲道理的。
3
最初,《史记》并不叫《史记》,而叫《太史公书》。史记是古人对史书的统称。后来大家觉得,哇,写的太特么牛逼了,历史第一大IP啊,到三国时期就直接用《史记》命名了。
那么《史记》究竟有多伟大呢?
在它之前,中国的史书基本以编年体为主,就是按照年份做主线,记录事件。代表作就是孔子的《春秋》。
司马迁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人,才是历史的主角。
思来想去,他独创出纪传体,用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以人物为主体进行历史编纂。
这个创意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
后来,中国历代王朝的正史都采用纪传体形式,加上史记,统称为“二十四史”。
司马迁不是一个毫无感情的历史记录者。
他经常在书中夹带私货。
跟刘邦争夺天下的项羽,被他放到了纪录帝王的本纪里。是向爱豆致敬的节奏。
把差点杀尽刘家男人的毒后吕雉放在帝王本纪里,是气死汉武帝的节奏。
他设立了“酷吏列传”。迫害过他的司法部长杜周压轴出场,司马迁给杜周的定位是马屁精+黑社会+贪污犯。
到了汉武帝这里,他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比如,武帝是个渣男,利用完人家陈阿娇又甩了她;武帝一心求仙结果被骗,智商跟你小区里的二大爷一样;还有武帝上厕所一定要卫青陪,闻没闻到点基情四射的味道???
司马迁时不时会玩一把幽默。
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楚世家》
老子没开化,就打你,怎滴?
一个老流氓的形象千古不倒。
他偶尔还语出惊人。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世家》。
哇,孔子原来是个私生子。这里的野合不是去树林里啪啪啪,而是没领结婚证。
除了司马迁,谁还敢写?
《史记》记载了几百个人物,这些人阶层不同,性格迥异,但在司马迁笔下,他们每一个人都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一般作者写不了。
就好比演技派大叔陈道明演康熙、演方鸿渐、你觉得那就是康熙、就是方鸿渐,换个小鲜肉试试看,分分钟都是他自己。
所以说,《史记》不只是一部史书,而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作。
后来在《水浒》《红楼梦》里,都能看到《史记》的影子。
《史记》完稿后,司马迁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
有人说他完成梦想后自杀了,有人说他受到了汉武帝迫害,也有人猜测司马迁寿终正寝……
结局如何并不重要,在之后的两千年里,司马迁一直高居“影响力人物排行榜”。
汉代的班固赞他“不虚美不隐恶”,绝不拍当政者马屁,是条汉子。
清代怪才金圣叹一口气为《史记》写了九十多篇赞文;
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而我觉得司马迁最猛的是, 厄运降临,他选择了一条异常崎岖的路,一般人根本走不了,他却一步一步走向了巅峰,顺带还把老板汉武帝黑出了翔,千古传唱。
啧啧,这彪悍的手腕,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