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在前面说过,李克农诙谐地告诫斯诺,对红军中的少先队员应该叫他“同志”,或者“小鬼”,就是不能叫“喂”。大概是那次纠错对斯诺的印象太深,以至于他在书的末尾专门拿出一节说“红小鬼”的事。
采访红小鬼的故事都是很有趣的。
故事一:在预旺堡那又宽又厚的城墙上,斯诺看到一队正在练习吹号的小号兵,其中一个褪色的军帽下“一张红彤彤的脸和闪闪发光的明亮眼睛”的孩子引起他的注意,忍不住想关心他一下,问他想不想家。谁知这个15岁的孩子已经是个参军4年的老红军了,斯诺立即反应过来,“你还参加了长征?”“没错”,这个年少的老红军自豪地回答。他还告诉斯诺,他家在福建漳州附近,因为太穷,到冬天只能吃树皮。11岁那年,他听说红军到了漳州,就独自一人翻过一座山找到红军,请他们帮助他家,结果红军真的来了,打跑了地主和做官的,家家都分了地,也不用再缴税缴租了。家里人都夸奖他,他的两个哥哥也参加了红军……
故事二:在甘肃河连湾的一个红军医院里,斯诺采访了一个清瘦的15岁少先队员,他的老家是江西兴国,也是长征过来的。斯诺试探地问他,长征很苦吧?“不苦,不苦。有同志们和你在一起,行军是不苦的。”少年沉稳地回答。你喜欢甘肃吗?是江西好还是甘肃好?“江西好,甘肃也好。有革命的地方就是好地方。我们吃什么,睡在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革命。”斯诺心想,这样的回答一定从哪个红军宣传员那儿学来的。不料想,第二天在一个红军士兵的大会上,这个瘦个少年竟是大会的主要讲话人之一,他本身就是宣传员,他还是这个医院的少先队和共青团的负责人……
故事三:斯诺最喜欢的红小鬼,是李克农的通讯员、一个十三四岁的山西少年。斯诺称他是少先队中的“花花公子”,因为他永远把自己打扮得清清爽爽,甚至在他那干净的衣领口还衬着一块白布。他的唯一遗憾是父母给他起的这个名字向季邦,导致别人误听为“象鸡巴”。为了这事,他神情庄重地来到斯诺的房间,立正、敬礼,叫一声“斯诺同志”,便开始解释,他的名字不是“鸡巴”,而是“季邦”,并正正规规地写在纸条上。然后要斯诺作出承诺,“你替外国报纸写到我时,可不能写错了名字。如果外国同志以为有个红军士兵叫‘鸡巴’,那是会给他们留下一个坏印象的。”在此之前,斯诺根本就没想到会把向季邦写到他的书上,但现在,他非写不可……
据统计,西北苏区共有少先队员4万多名,这个数字,已经接近正规红军的一半,他们是红军的后备力量,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
苏区的少先队员做事极其认真,查路条时连彭司令员都不放过。他们精神饱满,非常乐观。看到他们,你就会对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02
斯诺走进彭的司令部,看到他正在切西瓜。这里的西瓜又好吃又便宜,但这个西瓜意义不同,吃它是为了庆贺两个好消息。
据前方报告,一个团的敌军被我们包围。红军向他们喊话,宣传团结抗日的统一战线政策,并吹军号致敬。他们没有吃的,红军送过去200只羊,告诉他们 ,如果你们后撤,我们不开枪追击。两小时后,那个团的敌军撤了。
另外一个消息是:一队白军,在红军的邀请下,由团长带队,越过战线,到红军阵地上听抗日报告。那位团长说,对日本人,我们是要打的,就是不知道怎么打,所以过来听听。
彭很高兴,认为这两个消息,是统一战线斗争的胜利一步。
团结抗日,是红军固有的政策。红军在长征路上的基本口号,就是“北上抗日”,事实证明,这个肩负着民族希望的战斗口号,对于在艰难困苦条件下鼓舞士气,是非常成功的。如果把长征单纯看作是失败后的撤退,就很容易让人产生逃跑的联想,而逃跑是很难形成斗志的。
要抗日,就必须建立统一战线,这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前提条件。
但在红军基层,这个方针是有阻力的。有的战士不听命令,向允许撤退的白军开枪;有的拒不交还缴获的枪支。有位连长收到白军指挥员的信,看都不看就撕了。
针对这些现象,前线指挥部召开连以上干部会,就统一战线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和宣讲。上面那两个好消息,就是这次教育后出现的新气象。
03
斯诺离开红区后到达西安时,发现街面上加强了警戒,并实行交通管制,一打听,原来是蒋总司令到了西安。
这一景象让他想起苏区的红军领导人,他们办公和住所门口只有一个警卫员,平时很随便地走在老百姓和红军士兵中间。国共领导人的警卫规格真是天壤之别。
令斯诺没想到的是,在他离开西安两个月后,“西安事变”爆发。
随后,共产党介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共产党从江西开始,就不断地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建议,蒋始终置之不理。现在,他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个建议了。
斯诺心里肯定有点懊悔,不该过早地离开西安,不该错过这个见证中国团结抗日的头等大事。
他要弥补这个过失,于是,在这本书的后面又增加了一篇,专述“西安事变”。这个第十二篇,不是斯诺采访得来的第一手资料,而是对别人采访报道的综合整理。
在这一篇临近结尾的一节,他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友谊地久天长?》。这个标题原是苏格兰一首著名民歌的标题,是一首描写朋友惜别和重逢的歌。斯诺把它用这里,喻指国共再次合作。
不过,这个标题后面却加了一个问号,这也是全书唯一的一个加问号的标题。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