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博韦商务沟通》P270
【R•阅读原文片段】
为了拿出有说服力的分析性报告,在选择最有效的组织策略之前,要考虑你的受众的可能反应。持接受态度的受众。当你估计你的受众会表示赞同时,采用能够把重心放在结论和对策建议上的结构(直接方式)。对持怀疑态度的受众。当你估计你的受众不同意你的看法甚至有敌意时,采用能够把重心放在支撑你的结论和对策建议的理论依据上的结构(间接方式)。
(要根据受众可能的反应来决定结构是直接方式还是间接方式。)
【A1】描述自己相关经历
其实不只是在工作中,在整个人的沟通社交过程中“因人而异”是沟通和表达的基本原则,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能力,我一向这样认为。
记得去年1月我作为我自己经营的一家小店的合伙人,我被派去跟社区中心进行合作磋商,实际上就是我们需要他们提供场地人员和宣传的支持,我需要把我们公司的需求和策划以及带来的好处给他们清楚表达并让他们接受。
所以在接触及合作会议前,我主动的去寻找之前与社区负责人合作过打过交道的人,并加深一步去跟其下属与同事交流(因之前有和社区的一位朋友打过交道并保持良好关系),了解到对方的处事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一个对这种商业合作和宣传比较不喜的人。所以我提前更改了策划,选择将策划和安排的内容往后,先进行一部分其他相当成功的案例和其中带来的好处和积极影响进行分享,然后逐步的进行介绍我们这次合作的内容,最后在突出这次活动给双方带来的收益。
最终也达成了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其实年龄越大越发现沟通和表达的力量,尤其在这个普遍忙碌的社会,如何高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让人容易接受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所以今天这篇原文让我感想颇多,无论是如鲁迅“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这般直接涌入子君的心,还是如方文山“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般婉转到来悄然心动,都是具有强大的语言力量,只是前提要分清楚你想要打动的人,他的需求。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目标:完成5篇表达或者沟通完整过程的笔记。
行动:在接下来一个月到两个月时间内,将自己在学校给老师汇报或者研会工作中需要沟通的机会甚至与交接工作或与陌生朋友认识并沟通的时候;要么在公司布置工作或者商业谈判的机会。都带着“因人而异”的思维去进行,并之后仔细反思和思考这次表达或沟通的过程,是否根据对方调整表达方式,是否尴尬,是否有不足的地方,是否令对方接受,自己是否满意,然后写下来当作一篇沟通笔记,当作自省,争取养成自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