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广州后,赶快安排二宝上学,这次有准备,学校环境比较好。买房子的时候就考虑了孩子上学的问题,选择的小区教育配套齐全。孩子性格比较温和内向,相处时间也不多,放在身边也安心。
城市的学校发展速度很快,跟农村一比,更加不可同日而语,方方面面的知识包围着你。学校就已经很有特色了,德智育体美全面发展。英语一年级就开始贯穿了,还配套外教,科技文艺运动等都排上课程,学得好的孩子有可能成为全才。学校周围还散布着很多培训机构,什么兴趣班都有,犹如雨后春笋,遍地都是。
我读书的时候,长条桌长条凳,同桌之间经常楚河汉界,除了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可有可无,农忙进行时,学校还放假让大家回家帮忙收割。运动科技什么的都没有,玩什么的都是自己创造的,犹如一张白纸,随便画,画成怎样?没人指点没人教导,土生土长的茁壮成长。初中开始才有英语,英语老师乡音很浓,发音不准,我们读的英语大部分译注成自己家乡音,勉勉强强能记住,笔试还行,口语都不敢跟人对话。
大宝读的小学不是名校,也很一般,注重语数英,英语也是三年级才正式学习。不过学校重视基础教育,书法、运动抓得很好,大宝写得一手好字。在五年级的时候,兴趣班遍地开花,大宝报了跆拳道、爵士鼓,练得有声有色。
二宝上学的时候,正是教育深入人心的时候,家长们重视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催生了课外培训机构的兴起。三到十二岁的培训班,琳琅满目,每个人根据自己喜欢的兴趣报读,十到十二岁的孩子,注重辅导班,冲刺小升初。
不知道是自己愧疚心理重?还是因为二宝接收能力强?我报一个,二宝就学一样,还学得有模有样,天生的学习者。孩子刚上小学,课业不重,报的是钢琴、围棋、绘画、书法,星期一到五学习学校知识,周末两天学习琴棋书画。把孩子的生活、学习排得满满的。
国家越来越兴盛了,好多人已经奔小康了,摆脱了吃饱饭的贫困状态,物质条件好了,家长们就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输什么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普遍陷入焦虑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惜花重本培养孩子,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才会有硕果。
我也陷入这样的循环中,在孩子的学习与兴趣班中,乐此不疲。看到孩子弹会一首曲子、画成一幅精美的画,都会很开心,觉得宝贝特棒!
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大宝上初中高中,都是住校,我就把心思都放在二宝身上。
陪二宝骑单车、平衡车;学滑轮、滑板;学街舞、跆拳道;平时陪打羽毛球、乒乓球;报篮球班、足球课;学小主持人练口才,语言艺术;参加英语竞赛、围棋比赛;五六年级开始,学奥数奥语奥英。日子在忙碌紧张中度过,看到孩子不断成长,由心地感到满足、喜悦。
忙碌的日子,没有反思大宝与二宝之间的教育方式的不同,只是根据坏境的不同,就为孩子做了不同的规划。说到底,我没有问过孩子喜不喜欢,需不需要,是否他能感到满足喜悦,时间就已经滑过去了。孩子们也长大了。
某一天,发现二宝的好朋友得了自闭症,问了他妈妈,才知道孩子不堪重负,心理压抑,又不知道如何抒解,从而走进自己的世界里,把自己龟缩起来。
那个孩子我天天看到,经常跟二宝一起上学上辅导班,看不出来他有压抑情绪啊?不过孩子既然病了,那么证明学业过重,确实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
而另外一个好朋友小明,还奔波在各大培训机构而无法自拔。有一天,我送二宝去上奥数课,中午吃饭的时候,偶遇小明。看见小明一个人在真功夫餐厅吃饭,吃着吃着,居然在打瞌睡。
我不禁问他:“小明,困了就回家睡觉,怎么还在这里吃饭?”
“阿姨,你知道我为什么早上上数学开小差被老师批评吗? 因为我太困了!”
“为什么困啊?”
“我早上六点起床, 六点五十出门,我爸搭我去地铁口,然后我自己坐地铁过来上数学, 上完数学吃个饭就立刻上英语了 ,我平时中午会睡午觉的。”
“你家在哪啊?”
“新东啊! 13号线坐到宝珠再转五号线。 然后我晚上做作业到十一点多十二点才睡。”
我听后一阵心酸,心疼孩子的同时,竟然无语凝噎。好像我也是这么逼迫二宝的。
我不禁给自己敲响警钟,因为这几年来,我对二宝也是要求过多,期望值太高,说到底,是我自己的情绪太焦虑,太急功近利,总认为孩子各方面培养优秀,能为我们做父母的增光。却忽视了孩子的真正需求,忽略了他的心理健康。难道我做错了吗?我不禁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