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匠人第28篇原创文章)
近日,摩拜单车又完成了10亿美元融资;不到两年,80后的胡玮炜从一名汽车领域记者逆袭成为一家估值百亿的独角兽掌门人,她创办的摩拜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可摩拜单车野蛮生长的背后埋着巨大的危机。
胡玮炜的情怀
1982年,胡玮炜出生于浙江东阳。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专业,毕业后进入《每日经济新闻》做一名汽车记者;随后选择北漂,先后在《新京报》、《商业价值》、极客公园工作,10年来一直做汽车领域的报道。
2013年初,胡玮炜在CES展览上被人车交互及未来交通出行产品所触动,回国后向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提出要做汽车与科技结合的专栏,遭到张鹏的拒绝。
30多岁对女人来说可谓人生的黄金期,有资源、有人脉、有经验的胡玮炜选择出来单干,创办了极客汽车科技新媒体;致力于最前沿的汽车科技报道。
2014年底成为胡玮炜人生的转折点;在与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谈话时,被反问道:有没有想过做共享出行项目。胡玮炜想起自己在杭州使用公共单车的痛点:办卡不方便,车子不好骑,最麻烦的是取车换车要到固定地点;胡玮炜对李斌谈起曾梦想过做无桩借还车的模式,李斌随后就投资了胡玮炜。
2015年初,思考再三的胡玮炜把共享单车的想法告诉了前老板张鹏:“我想做一个产品,能够让人们在城市里随时随地可以骑到自行车。”张鹏当即抨击了胡玮炜:“你疯了吧,这是一个大大的坑。”
创业的路上免不了别人的冷嘲热讽,胡玮炜选择在否定声中前进;带着对单车的喜爱,为了设计出符合自己构想的单车,胡玮炜请了好几个设计师设计摩拜的最初模型。
摩拜单车作为重资产项目,胡玮炜在设计时就必须保证单车在5年内不易损坏;为了实现不定桩,在单车上设二维码电子锁,利用动能和太阳能充电;为防止爆胎漏气,制作实心轮胎;为防止掉链子,用轴承传动代替链条传动;为防止生锈,车身全铝代替钢铁;为了防止被偷,单车上内置GPS。
胡玮炜用匠人的情怀打造的摩拜成本确实高于竞争对手,可在后续的维护上确实省了不少运维费用。在竞争对手利用资本打价格战,还没有盈利,单车就快报废完成生命周期时,摩拜在单车质量上确实领先任何竞争对手。
一年多前,一篇《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失败了就当做公益》文章火爆朋友圈,我当时觉得这篇文章如果不是摩拜的公关,那就是媒体的过度包装宣传来吸引眼球。毕竟商业终归是商业,胡玮炜拿着投资人的钱是需要给投资人回报的,胡玮炜可以拿着情怀做公益,可终究过不了资本那一关。
2017年,作为媒体去参加极客汽车的峰会,胡玮炜在对话中称:我在一席的演讲有点被媒体曲解了。虽然胡玮炜做了10多年的媒体人,但她的演讲磕磕绊绊,丝毫看不出为摩拜公关宣传;也许在她的内心,用“匠心”把产品做好就是最好的宣传。
对于创始人来说,没有情怀很难把公司做好,只有情怀很难把公司做大;胡玮炜恰好在中间,用商业的眼光做企业,顺带兼顾点情怀。胡玮炜觉得在黄昏和清晨骑车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让更多的人选择绿色出行;创办摩拜的初衷希望单车改变一座城市,这也是她心中的情怀。
胡玮炜心中“骑行改变城市”的情怀逐渐在影响着更多城市;共享单车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面对媒体报道“共享单车折射出国人的素质”时,胡玮炜称:摩拜用技术的力量完善“善”的一面,也想办法去遏制“恶”的一面。
摩拜单车的危机
随着摩拜、ofo、哈罗的相继融资,再加上滴滴接手小蓝,共享单车这场战争还远没有结束,2017年共享单车合并仅仅是媒体人为了吸引流量的自嗨;被资本“宠坏”的共享单车还能坚持多久成为资本和媒体人关注的热点。
摩拜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资本最关注的的盈利模式很简单,用户付费就是最大的收入;可迟迟打价格战的单车领域何时才能盈利呢;再过一段时间,如果共享单车领域双双合并,那时的单车损坏率之高也是资本最害怕的。还有硬件维修成本,车辆运维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据互联网分析师唐欣的调研,ofo的损耗率大概是20%,摩拜的损耗率大概在10%。
最近网传ofo投资人朱啸虎套现30亿美元退出,虽然朱啸虎沉默不回应,曾经提出合并的想法:“目前共享单场行业的格局已经确定,基本上摩拜、ofo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但每个月仍然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运营。唯有两家合并才有可能盈利。”可随着滴滴在中间的介入,也导致摩拜和ofo合并搁浅。
随着北方城市进入寒冬,摩拜的使用率明显下降,有业内人士透露摩拜和ofo的骑行率一度下降70%。如今在上下班高峰期,地铁附近单车堆积如山,很少人扫码骑车。
摩拜确实解决了出行问题,却控制不了人性;用户使用车辆和归还车辆都是自发行为,中间监管方法滞后,导致单车损坏,甚至丢失,这个成本给摩拜带来很大的运维负担。
由于政府的接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先后禁止新增共享单车投放,“野蛮生长”阶段告一段落。政府从环保、便民、市容和城市秩序考虑,对共享单车进入的政策变得越来越严苛。
曾经单车领域疯狂造车,疯狂在各城市投放车辆,以投放的数量论英雄;最终形成疯狂融资——制造单车——城市投放——继续融资——疯狂再造车——再投放的死循环的竞争模式。
摩拜投放的规模越大,运维成本、折旧、损耗成本就越大,生命周期会缩短,单辆车覆盖押金用户减少;如果在单车的生产和折旧成本,存活周期内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的话,可能会导致亏损加剧。输血太猛而造血能力不足,就会陷入一个成本不可控的恶性循环。
共享单车风口终将会过去,留给胡玮炜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摩拜的盈利模式,这也是其他竞争对手的难题。作为重资产项目,隐患在于投入的越多,成本越来越不可控,而且投放是没有终点的。
共享单车很难和共享出行领域相比,滴滴和快的打价格战后,赢得用户后,就可以选择合并;而摩拜和ofo在没合并前,单车的生命周期也许会结束;最终损害的是资本,受益的是用户。
可作为企业家的胡玮炜深知摩拜不是公益机构,需要给投资人回报;如果持续的价格战、免费骑行,在单车的一轮生命周期里,摩拜真的成为公益机构了。
想要终结这场共享单车大战,最好的方式就是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