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关系
非自愿来访者,先换位感受,我是被逼过来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感觉?
抵触,反感,我自己没问题,他们说我有问题。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见到陌生人,会不会不安全,摄像头,录音。
咨询室简单布置,一眼看到什么都没有
说保密原则,介绍咨询,一般化:问他,有没有做过心理咨询以前,你认为心理咨询是针对什么样的人啊?有的人认为来做心理咨询的是神经病,你怎么看啊?(把他犯嘀咕的事儿挖出来,上课也是这样,把家长想说的话先说出来。)
接着,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来做咨询啊
(让她参与进来,卷入,让他进来,哪怕我们知道答案也要问他,不急着解释,顿一顿,缓一缓再说)
来做咨询的是正常人,不正常的今精神病院,用专业态度来解释。
比如人际关系,习惯,情绪,工作选择,学习成绩提升,与家人关系不好,压力大。(不设咨询室牌子和介绍,有时我们的布置会让人觉得他有问题)
升华,不但不是有问题
解除误解
共情:被班长带过来,试探问,是不是可能会有点不舒服?理解他
你家里人想让你聊一聊,但是这是自愿的,如果真的不想说,我们可以暂时不聊
控制和反控制,人需要权利,掌握主动权,有主动权以后会更愿意做,获得尊重很重要。
如果你想聊的话,我也很乐意跟你聊一聊,你可以自己选择,我们也可以说说怎么可以让情况变好一点。假定想让自己更好,对自己更负责的人,这样的人是需要我们去欣赏的,发自内心的欣赏他,接纳他。进门开始,就开始了,看他的哪一年,欣赏的,更愿意求改变,更愿意负责任的,虽然被家人逼着过来,非常不情愿,但是还是来了,真是特别不容易,不但没问题,而且非常令人倾佩的,很了不起的
如果逼着他说,急于想改变他,他就会感觉到。
第二步:
谈保密原则,一开始不全抛,只谈保密,先不谈例外。区分孩子和大人
对于孩子:咱们今天说的话,我会保密的。请你放心吧,这在法律上是有规定的。结束时与孩子商量哪些可以跟他们说,哪些可以不说?(阳谋,什么都摊开讲)一会儿爸爸妈妈肯定会问你的一些情况,哪些是可以说的,哪些是不可以说的,怎么说会对你状况的改变更好,你来决定怎么说,说哪些会对你状况改变会有帮助?再确认一下,最好按原词原句,一会儿爸妈来了我这样说行不行?(也容易建立关系,站在一伙的)
不用跑到楼下接,讲课不带大家做活动,由助力来带。咨询也是,不能下楼接,可以由助理来,包括倒水,不能提前倒水,水可以烧好,但不能倒好,指挥着做好,摆纸杯,跟他们一样的杯子,一样的凳子,一样的水,给他们给自己都带一杯。
位置由他们自己选择,好几个人怎么做,一般他们喜欢坐对着门的位置。你也可以先选择坐在背着门的位置,但是你要面对着表,咨询师要对着表,来访者可以背对着表,但是师要对着表。
简单寒暄一下,说说天气,你怎么过来的呀,自然而然地,这次过来是谁让过来的呀?(他们都想让整个家庭做贡献,弱化单个人的问题,强调整个系统都想让家庭变得更好的动力)不知道大概今天要聊点什么呀?简单说一下,那我不知道之前有没有做过咨询呀?不知道关于心理咨询这一块你们怎么看呀?正式进行之前,我要简单讲一件咨询的原则,咨询是针对……的人,也有保密原则,也就是咱们就今天的话不会让第三个人知道
一会儿我们有可能会分开聊,当然了,一会儿分不分开聊,你们来决定,如果分开聊的话,假如一会儿跟孩子单独聊,有的家长我们不问,但事后又发微信问我,让我很为难,事后不要问我,问我也不说,这也是为了孩子好(阳谋,直接说出来)。接上上面的话
3,咨询是以你们为主,你们感觉聊什么最重要一会咱们一会儿就聊什么,并且咨询师给不了你什么建议,无法给你什么建议,但是我会跟你们一块去探讨,怎么解决会更好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会有很多的不一样(坚定的告诉她一定会有不一样)
4,不知道除了这些之外,在正式咨询之前你们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想问的,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正式开始?
5,笑着看着他们,问他们,准备好了吗(仪式),好,那我们开始
高手过招要注意细节
把孩子状况一般化但也不太轻松说出来。
(一般化:你们这段时间也不好过,确实挺不容易的,但根据我的咨询经验,有很多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
家人一起怎么说:当着孩子面,如果一会我跟孩子谈话,你们不要问,问了我也不会说。面对孩子,我跟家长的谈话,你也不要问,问了我也不会说,如果你们想知道什么的话,你们之间相互聊,我不当传话筒。
正式开始做咨询:
他们都看一个人,相互瞅,家庭来的话可以看出权利构成什么样,家庭关系怎么样?看怎么利用关系?(系统观视角下的循环问)
孩子咨询一家人一块来得比较多,专注听一个人说,并观察其他人,也要照顾到其他人。
爸爸说完,之后,关于刚才爸爸说的,你们怎么看,如果你们做补充的话会补充什么?
有可能聊着聊着,有可能聊不下去,可能会有争执,也可以让他们决定继续,还是单独聊。如果分开聊,让他们决定谁先聊,怎么聊。(还有陪同的亲戚,全程不让他参与,还有好朋友跟过来,也不让参与,相当于帮凶)他们商量好了,一方先出去,跟她说一会儿我们再聊。
(先总,再分,再总,刚开始功力不深时,选择分开聊,如果一直总不分,需要功力更深,控场,全部扰动)
跟家长聊简单,聊的更顺注意不要受家长影响太多,因为家长会说孩子很多不好。一会儿跟孩子聊的时候要空杯心态,跟家长聊要保持警惕之心,不要被家长带偏了。(跟带班一样,不要跟原来的班主任交流,会带有色眼镜)。但是我们要跟家长聊具体信息,收集信息资料。兄妹几个,什么性格,重大事件,出生之后跟谁在一起长大等一系列成长史。既往史,现在的情况,同学老师情况,同时保持觉察,第三只眼。不要太受评价的影响
探寻目标,定主线:今天咱们最想聊哪个话题,是你最想要的呀?她答非所问,听他说,不要硬是拉她(太极云手,借力发力,贴着走),说明当下说这些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理解,共情,积极关注,嗯嗯。确实挺不容易的啊,再次确认,不知道你是怎么熬过来的。梳理澄清,你想聊这些方面是吗,不知道这几个方面中聊哪一个对你改变目前的状况最有好处呀?
(其实焦点是没有招式的,只要思维在,就可以随意变换)聊的差不多了。
家长一会儿跟你说:你一会儿跟孩子聊学习,聊恋爱啊。这个聊什么要看孩子想要聊什么 。不要答应家长这个要求。
面对孩子,要立刻换个人。换种思维和状态,但不是刻意讨好。对于孩子来说建立关系尤其重要,没有关系就很难进行下去,孩子不会装。
三种类型:游客,抱怨 ,消费型,不要有预设,有时候和想像中的不一样。假设都是消费型,就想假设人都是好人一样。
我们要以什么状态,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有自己的难处,接纳度要高,有时说我喜欢同性,可能是在试探你。最关键的是你的非语言信息的表达,你的眼神,你的肢体语言会表达。孩子说一些性方面等的事情,或者说要自杀,你要稳住,泰山压顶也面不改色。哦,这样,能具体说说吗?这个我接触的不太多,好奇地问他,可以跟我说说吗?刚开始有点慌乱,不要用语言掩饰你的慌乱,真诚,阳谋,可以跟她说,这个我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种情况,刚才我确实有点意外,不知道你可不可以跟我多聊聊这一块,如果你愿意的话,能不能多说一点,再次强调保密原则。
(不要心里在乎,表面说不在乎,一定要坦诚。妈妈刚学了焦点,以后会时不时焦一下你,但是焦点上也说了,孩子是天生的焦点专家,如果我做的不好,你及时告诉我啊!爸爸妈妈确实很在意你的成绩,但是爸爸妈妈也希望你能快乐)
面对孩子,自己状态可以活泼一点,放松一点。可以准备点吃点,给他剥开香蕉,拉进距离,吃东西会让人放松。
游客型:再次强调保密原则。咱们的话仅限咱们知道,但我也知道你们有好多都是被爸爸妈妈硬拉来的,心里可不想聊,我太理解你们了。所以呢,如果你真的不想说啥的话,你也可以选择先不说,但是咱既然来了,如果能改变一些当然会更好,对吧?我也很想跟你聊一聊,前提是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个你来决定,接着是沉默,我们等待着他。非言语很重要,用欣赏的眼光看他,充分接纳他。
〈咨询之前要筛查人,一定要跟家长说,一定要征得孩子同意,如果硬是拉过来,效果可能会更差,要跟孩子说清楚来干啥的,一定征得孩子同意。
一个技术最起码学七遍以上才能学透。
尽量做收费咨询,感受不一样。收费的疗程咨询最能让人成长。预约以缴费为准,费用标准是多少。交费才定时间和发地址。〉
(当咨询不顺利时,不一定是能力不行,可能会想的很糟糕,会觉得不稳。咨询不顺不是你的事儿,不是你的错,不要慌乱,可能是来访者需要时间去改变,需要停留一段时间。这是很正常的,也要对咨询师一般化。)
:(如果想让她下次还来,在最开始时要告诉他咨询不是一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可能还需要聊好多次,咱们这次只是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但具体怎么样,咱们一会儿聊着看,能解决多少解决多少。这跟吃药一样,需要疗程咨询。一下子可能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有时候还会反弹,最好需要再来几次。第一个帮助是他不认为你咨询做的不好,第二个帮助是对下次预约咨询有心理准备。)
跟孩子聊的差不多了,目标,资源,一小步。
第一次咨询进行两个小时,可以出效果。
焦点要注重小结,在快要结束时,(前提是消费型,愿意聊)问:通过刚才聊,大概有哪些收获,让你印象深刻的有哪些?万一一会儿父母要问的话,你觉得哪些是可以说的?哪些他们可以知道,当然说不说说什么这个你来决定。
〔最后家人合在一块〕尽量让他们来说,尽量让孩子说。
〔问还需不需要来,你们觉得呢?或者直接告诉他还要再来几次〕
第二种情况〔孩子先聊,家长后聊,可能是孩子积极,或者是家长更强势〕,再次强调保密原则,你想聊什么就聊什么,选择权在你。聊别的,打不打游戏,八卦,看玄幻故事,啥时候谈恋爱,孩子对这个很感兴趣,能张嘴就是难得,最好预约时问问孩子喜欢干啥呀,平时干点啥啊,成为后面的谈资,在收集资料时就要问到,喜欢哪一科,喜欢哪个老师,跟谁的关系比较好。曾经做的很自豪的事情。
之后家长过来,他们会问,告诉他们这些是孩子愿意让我说,经过孩子同意的。坦诚,不要让家长觉得我们不守保密原则。家长们既焦虑,又怕指责,家长最反感指责,焦点既焦孩子,又要焦家长。文章《最需要富养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当面打孩子怎么办?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难处和道理,都为他的当下尽了全力。不是被逼无奈怎么舍得打孩子啊!接纳,欣赏,看到行为背后的正向,说明他对孩子很关注,很负责。每一个抱怨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向的期待。还要给予肯定,要相信家长比你更爱孩子。不要削弱父母的能力,我们是要让家长更有力量。(我们会被过去所影响,但是不会被过去所决定,疗效在咨询室之外,咨询只是个水引子。要让咨询中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活中。要让家长在内疚中看到希望和力量。)
与家长聊完之后再合在一块,这次可能座位都不一样了,可以有肢体接触,这时可以推一下,让他们拥抱一下。〈提前可以跟孩子说:一会儿见父母了怎么跟父母说呢,一会儿见到父母了要不要跟父母说些什么呢?演练一下〉
最后预约再次:心理咨询一般需要很多次,不然容易反弹。为了巩固效果。我们下次聊什么时候,你们也可以商量一下。
〈焦点与叙事都源自系统式家庭治疗〉
如果一直家庭在一起咨询,一个人说完后,你是怎么看的,需要补充什么,在互相澄清扰动的过程,就不断澄清,问他们先要什么,怎么样才能解决问题,扰动,但不卷入,谈他们都想要的。几方达成一致再一起找资源。
(提前说,咨询中间不联系,不打电话,发信息,为了保证咨询效果。提前也要签咨询协议,最后写个咨询记录。)
(自己签预约登记表,来得时候让他填咨询登记表)。
(心理咨询师的派别:医院派,学院派,社会派,神仙派)
如果是抑郁,或不适合的,但家人非要做,就要签知情同意书,写明他的情况是需要服药物的,我们咨询只起辅助作用,免责声明书。
(反转技术)
当孩子说自己在学校受到委屈了应对?
最需要倾听,不要打断,神态是理解他的,给予理解,简单回应,共情:确实遇到这样的事很难受。等他的情绪经过不断诉说缓和下来了,换位思考这个词不再提,烂大街的词别提。
我们可以问他“: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假设这件事中如果你是老师,你老师是你,(重复几次),那如果在你是老师的情况下,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你老师的时候,你希望你的学生会是什么表现呢?”(角色扮演,感同身受,讲半天道理没用)
(外化技术)
核心理念: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
把问题与人分开,不要把问题上升到人。从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可能有点傻,但是帮助人挺快的,把焦虑起个名字,与问题进行对话交流)
要保持气场的纯粹性,只做专业,不过多宣传炫耀,吸引招生。不偷偷录音,超我会让你不舒服,会影响气场,气场不纯很难走远。
只是暂时没有学会爱的技能,探讨如何更爱孩子的方法。她想说就让她说,也许在别人面前总是受到批判,而在你前面受到
怎么做到能沟通的,什么时候还能沟通,什么时候比较好
她一次次打电话,说明她在努力找资源去改变,说明她努力在改变,这总比她不管不问好吧,要看到她的正向。这是因为她没有学会怎么更好的与人联系,这需要我们跟她建立规则,不怪他,这是我们没有给她设置好。
来访者不说话,可能在提醒我们我们需要调整,用比较温和的方式在提醒,就比如孩子不搭理你,是为了避免冲突,是不想把矛盾激化。
当她话很多,说明她需要说,(爱一个人给她需要的,而不是我们认为的)就让他说,说明她信任你。需要我们倾听,去看见她的努力,看到她背后的期待和不容易,她当下需要这些就让她说。她说那么多遍都没有被看见被理解,这么执着应该被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