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故事起源于晋文公为感谢当年割腿肉煮汤救他的介子推,亲自带人去绵山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的来历正是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心怀感恩的精神。那么我们除了祭祀、寄托哀思之外,更是一个让孩子学习感恩的机会,家长可以籍由一些优秀的绘本,对孩子进行简单却不乏深刻的生命教育。
生命的诞生、成长、青春勃发、衰老乃至死亡的过程是非常自然的,我们身边的长者、朋友甚至动物伙伴都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永远离开我们。死亡是我们需要面对、需要懂得、需要释怀的课题,每个孩子都一定会有对这件事产生好奇心的一天,他们会感到迷茫与困惑。那我们如何去向孩子们解释与讲述这一主题呢?
清明节期间,小孩子们的父母们或许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死亡?该从什么角度与孩子谈论死亡?这个问题多少有些棘手,所以很多父母会倾向于避免说起这个话题。就像美国诗人兰斯顿·休斯所写的:
生命属于生者,
死亡属于逝者。
让生命如悦耳的旋律,
让死亡如静默的音符。
死亡,在很多文化中都是一个禁忌,在中国也是如此。与死亡相关的事物通常被认为会招致不幸。比如说,人们经常避免使用数字“4“,就是因为在普通话中,它与“死”的发音相似。我们避免去谈论那些令人感觉不舒服的事情。死亡的话题会搅动人们关于恐惧、难过和悲伤的情绪。于是,我们将之隐藏于某个地方,希望只要不对孩子们说起,就可以不了了之了。可是,孩子们是敏感的接收器,即使是那些并没有被谈及的议题,他们也能接收到那些与之相关联的情绪能量。而且,他们还是坚持不懈的观察者,只是看着大人,他们就能知道和感受到有什么地方可能不对劲儿了。对孩子们来说,我们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我们说出来的话以及没说出来的话,都在传递着各种讯息。当我们选择掩藏时,孩子们也会更不愿意问。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疑惑和担心。
关于死亡,我们究竟该怎么和孩子说?优秀的绘本就是很好的手段。
关于死亡为话题的绘本有很多。比如《爷爷变成了幽灵》以温馨的色彩描述艾斯本与变成幽灵的爷爷之间的交流,他们回忆了爷爷的成长,回忆了艾斯本与爷爷一起度过的快乐经历,最后爷爷和艾斯本平静地道别后就离开了。《獾的礼物》则是讲獾平静地离去后,其它动物伙伴对他充满感情的回忆,感念他曾经的帮助与陪伴。《小鲁的池塘》则是以“我”的视角描述了小伙伴小鲁心脏病去世后,校长号召大家修建一座池塘来纪念小鲁的故事。
其他还有《我永远爱你》、《熊和山猫》、《象背全集》、《猪奶奶说再见》、《当鸭子遇见死神》等。
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早的接触“死亡”
死亡是生活中的必然。我们可能会惊讶其实孩子们对于死亡早已司空见惯。死亡随处可见,在卡通片中,在故事书中,还有凋谢的花朵、枯死的树木,死去的昆虫;他们也可能在市场里或是马路上看到死去的动物;孩子们甚至会和同伴们玩扮演死亡的游戏。所以,在我们和他们谈及死亡之前,在某种程度上孩子们就已经有些接触了。
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育己的过程。许多成人面对死亡充满了深深的恐惧,面对亲人的离去无法释怀。也许当自己阅读、或陪伴孩子们读一些这样的绘本对成人也有很大的疗愈。这些充满温情的绘本以一种简单入心的方式讲述死亡,告诉我们在亲友离去时我们所需要做的一切,仪式、回忆、纪念、感恩、帮助…… 我们在面对死亡时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时光,关爱他人。
1、《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在儿童教育中,我们一般不愿意触及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这个世界上有如此多的美好要让孩子们去体验去感受,我们自然而然地会去回避伤病、灾难与死亡等令人痛苦的事情。
在《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绘本中,小男孩布鲁诺的爷爷去世了,在他小小的心灵中,无法理解“死亡”是什么东西。刚开始他充满愤怒,因为爷爷答应要带他去钓鱼,但是却一声不吭地,连个再见都没有说就上天堂了。后来,布鲁诺想起了许多跟爷爷有关的回忆,随着时间流逝,直到有一天,胸口的刺痛慢慢消失。
在书中:布鲁诺一边问“爷爷有没有穿西装?”一边用力踮起脚尖,想看看棺木中的情形。“爷爷已经离开我们了。”塞韦尔说。但这肯定不是真的——爷爷根本就没有离开过。他躺在那里已经有好几个小时了,无声无息,也没有挪动过一步。这么长的时间里,布鲁诺只能看见露出棺木的黑皮鞋鞋底。
葬礼后几天,布鲁诺还会追着问:“爷爷现在在哪里?”“在墓地。” “在天堂。” 这些不同的回答使布鲁诺感到困惑。“这是怎么回事?”布鲁诺问。“他们说的都对。”妈妈说。
他感觉爷爷就在那遥远的天上朝着他微笑,渐渐地,布鲁诺觉得胸口的“洞”变得越来越小了。有时候,他会去墓地看爷爷,带上平时浇菜的洒水壶,给墓前的花儿浇浇水,拔掉干枯的花朵,扫掉栗子树的落叶,然后坐在墓碑旁,跟爷爷讲讲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
避免对死亡的“善意谎言”,允许自己、孩子表达感受。
如果孩子面临家庭成员,或是朋友、熟悉的人、或是宠物的离世,那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帮助孩子理解死亡所带来的挑战,那种缺失和悲痛。“XX在天堂和天使们在一起很快乐。” 他们就会疑惑,既然他们说XX很快乐,那为什们他们每个人都不快乐?孩子们需要听到的是失去XX所感受到的悲伤,还有我们所相信的是什么......如果试图在孩子们面前隐藏我们所真正相信的,否认失去亲人所带来的伤痛,只会为未来带来隐患。父母不应该剥夺孩子们表达感受的机会。为了疗愈伤痛,让生活继续前行,我们都需要表达出对逝者的悼念。永远都不要认为眼泪和表达感受是软弱的象征。
这是一本大人看了也会感动鼻酸的好书,正如布鲁诺所说,他心中的爷爷就像相片上那样幸福地微笑着,如果爷爷现在过得很幸福,那么他也要过得幸福一点。
2、《小鲁的池塘》
这本书是生长于北爱兰的伊夫.邦廷的知名作品,1972年他出版第一本童书,擅长运动流畅的铅笔线条、水彩晕染的笔触,细腻呈现画中人物的情绪,营造感人的故事氛围。
每个作家都有属于他的风格,他的作品有一种伤感的情怀在里 面,仿佛作品会说话一样。这本《小鲁的池塘》更适合在清明节的时候阅读。这个由真人真事改写的故事,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可以帮助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悲伤、表达思念。
封皮是淡淡的绿色,一个小女孩孤孤单单的坐在池塘边,上空飞着一只蜂鸟。池塘和蜂鸟象征了小鲁的生命形体虽然消失,但他仍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存在。
小女孩和小鲁是住在同一条街上的邻居,他们总是形影不离。但是小鲁的心脏病日益严重,最终故去了,把悲伤留给了小女孩和其他同学。于是,大家试图一起找到一种可以纪念小鲁的方式,来抹平内心的创伤。
故事的最后,大人们带着孩子们把悲伤和不安表达出来,以纪念的方式,为离别唱一首动听的歌,随着那歌声,孩子们的内心安宁了,思念也变得美好了。作者把人物内心世界刻画得细致入微,描写逼真,对孩子的世界充满了关切。
一个童年的好朋友,可以印进内心的最深处,如果失去这样的好朋友,当然会非常悲伤,就像书中所说:眼泪会一直流一直流。我,想起了从小到大的同学文宇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因车祸去了天堂,那段时间里,眼泪一直止不住地流淌。
再次翻开,我就像在雨后的池塘边、在一个挂着一个蜂鸟喂食器的树下静静的坐在那里,等等着一个蜂鸟……诗一般的意境让仍难以忘怀。
在这个由真人真事改写的故事中,作者没有以说理的方式让小女孩明白死亡,反而强调小女孩在面临好友死亡时内心的真实感受:难过、失落和不舍。从朋友、家人和老师那儿得到支持和美好的记忆,再通过各种纪念性的活动走出阴影,重新看见生命的希望和亮光。是的,我们不断学习认识生活中的困境和抉择,因为这就是“人生”。
3、《獾的礼物》
自幼喜欢画图的苏珊·华莱出生于英国的黑池1984年,当她还是一名学院学生时,就完成了第一本儿童图画书《獾的礼物》,首次亮相,就一鸣惊人。她不仅获得了鹅妈妈新人奖的首奖,还在法国获得了数座奖项,仅在日本它的销售数字就超过了五十万册。
打开绘本《獾的礼物》,随手翻过来看到背面有一行字:“告诉读者这是一个与死亡有关的故事,獾的朋友学会了接受它的死亡。”
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鼹鼠告诉大家獾是怎样教他剪纸的,青蛙告诉大家他是怎样跟獾学溜冰的,狐狸想起了獾教他系领带……这些技艺,都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这些礼物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
大家的悲伤在彼此的回忆中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正如我的好友说过一句让我难忘的话:“帮助别人是最珍贵的礼物,它可以永远珍藏在人们的心中。”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多少,因为舍得付出,生命便以另一种形式存活下来。
动物们更透过回忆透过感恩,感受到獾精神性的生命,不仅时时刻刻在身边温暖他们,也分享着他们在这个世界里的一切悲伤欢乐。
我想,这样的礼物是多么有意义!伤痛总会慢慢褪去的,活着的人会再次找到生命的动力,而这生命的动力,正是逝去的人儿留下的最珍贵的礼物。
“谢谢你!”天堂的人儿一定听得到的,对不对?
4、《谢谢传递给我生命的人》
生命是如此之轻,但是生命又是如此之重。轻到我们终将是历史中的沧海一粟;重到我们是家族之树上不可或缺的一环。那么,我们的生命是怎样流转的呢?生命和爱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这个故事的场景,发生在冲绳岛海边的一个奇怪的石房子前。一棵开满红花的梯梧树下,小光看到一群人热闹地唱歌跳舞。原来他们在扫墓,这个石房子是祖先的墓穴。
接下来,小光被问了几个问题,是他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事。
赋予你生命的是谁?赋予爸爸妈妈生命的是谁?赋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命的又是谁?
一位老奶奶告诉小光,那些消失在遥远时空中的祖先,少了其中任何一个人,就没有你了。
小光想起劲头十足种蔬菜的太奶奶,也不由地联想到电视剧里的古代人了吧。还想起太奶奶的结婚照,上面有已经去世的太爷爷和太爷爷的爸爸妈妈,当年的太爷爷和太奶奶都还很年轻。
生命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因为有祖先,才有了你;因为有你,才有后面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伟大的生命。
原来对祖先的纪念,除了我们常见的哀悼形式,还可以用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来感恩和纪念。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
• 3到5岁的孩子需要父母对死亡做一些简洁的解释,不要冗长复杂。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少会问及关于死亡的问题。要避免说委婉的话,比如“爷爷在睡觉”或者“阿姨在休息”之类的。这会让他们搞不懂,结果有可能会让孩子不敢上床睡觉。因为,他们觉得如果去睡觉,就不会再醒过来了。同样的,如果有人去世了,而你告诉孩子这个人“离开了”,那这会让孩子很担心。“外婆离开了,还没有回来。”对于孩子来说,这意味着如果妈妈去购物或是去上班,有可能也永远不再回来了。
建议父母们从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入手来解释死亡,这比较容易做到。比如说,“当人死了,就不能呼吸,也不能吃东西、说话、思考,也感受不到冷或是饿了。当小猫咪死了,就不能喵喵地叫了,也跳不起来了。昆虫死了,就动不了了。花儿死了,就不能长大开花了。”• 5-9岁的孩子大多数开始理解,死亡是不可逆转的,所有的生物最终都会死去。
但是,他们仍然不会将死亡的可能性跟自己联系到一起。某种程度上他们认为自己是无法被伤害的。他们也会将一些图景与死亡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比如说骷髅、骨架或是长柄的大镰刀。有一些孩子会做这样的噩梦。
• 9岁到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完全地理解,死亡是不可改变的,他们也会死。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有了新的体验,他们需要更深入的解释,更多的想法和观念上的分享。他们需要来自父母善解人意的、不带评判的反馈。仔细的聆听,观察他们的身体语言是很重要的,来学习如何恰当地回应他们的需求。他们可能会喜欢问更多的问题,或者可能大多数时候保持安静,这取决于他们的性情。孩子通过重复来学习,所以,对你所说的,他们可能得需要多说几次才能够明白。
孩子应不应该参加葬礼?
如果这是一个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的葬礼,而且孩子已经十岁或者更大了,那是可以的。跟孩子解释这是令人非常难过的情景,有些人会哭泣,有些人会感到很悲伤。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参加葬礼,那就不要强迫。如果愿意,那就事先做好准备,告诉他们有可能会看到什么场景。最好避免让他们看到遗体。建议让孩子坐在父母的身边,或是他们熟悉的人旁边,这样,就可以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给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