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森
王坤森
拾荒者,更接地气的叫法就是“捡破烂儿的”。
要说捡破烂儿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或衣衫褴褛提着几个袋子穿行于街头巷尾的垃圾堆,有的衣着干净在垃圾箱弯腰翻找,也有的穿着保洁或环卫制服留意身边一切可回收换钱的资源……
那年一篇题为《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报道,让我们认识了韦思浩老人。身为退休教师把自己的工资及拾荒收入都捐赠给了希望工程的“最美拾荒老人”。
2017年12月6日,用自己拾荒收入7年间资助4名贫困大学生从未间断被评为“杭州市道德模范”的浙大退休老师王坤森老人,至今仍坚持夜深人静时推三轮车拾荒。
王旭坤老人说他从来不白天拾荒,因为很多人需要白天拾荒维持生活,不和他们抢饭碗。
是啊,那些在我们看来只是垃圾的东西,在拾荒者的眼中是宝贝,是可以换钱的。一块泡沫、一块纸板、一个瓶子、一件旧衣服……他们都收集起来,卖到废品回收站,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他们用这些垃圾增加了收入,养活了自己,维持了生活,甚至还保护了环境。
所以我从来不轻视任何一位拾荒者,甚至很钦佩他们。因为他们能放下身段不卑不亢劳动付出,他们节约了资源美化了环境,他们是一群闲不住的积极生活的人。
愿每一个积极生活的人都能衣食无忧,平安喜乐。
韦思浩
韦思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