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浏览过《活着》,里面的基调与描述让自己非常迷茫,唯一的感慨就是我要“信命”么?以前回老家总有一种掉进黑洞的感觉,整个社会氛围都在用行动告诉你“面朝黄土背朝天”这就是我们的命运,谁都抗拒不了。现在我知道所有的捆绑来自于自己,已经很难感受到那种“向下的力”。被家人问过信命么?被同事问过信命么?第一次我选择沉默,第二次我选择沉默,直到此刻我想说,我知道某种程度上命确实在出生时已经被定格,我也知道我再努力大概隐约也许会到何种程度,但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妨碍我继续走自己的路,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因为自己能把握的还有运。
喜欢读书,从去年越发喜欢,因为自己工作,所以去年读的比较多的是西方创业或者思维类书籍,今年开始读史记还有中文书籍,小说,传记等。不得不说个人读的西方类书籍大多非常强调主观能动性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怎么演变,读的大部分中方书籍更加强调的是以不变应万变,人性的复杂以及环境的多变。以上的自我感觉也许在于所读书籍甚少的前提下,但观察周围环境,不得不说信命的大多数是中方人,并且告诉我:“社会就是这样”!现在鲜少用性别,肤色,教育程度等去概括任何一个人,因为无数次相处的结果证明所有的人只取决于自己的信仰,在某种程度上人的精神是可以达到平等的。所以最后我要推翻这一段,因为我可能犯的错误就是“归因错误”,因为坚信某件事而找证据去印证自己的相信。所以不论中西方,不论男女,不论农民与学者,坚信自己的一直深信不疑踏踏实实去过好每一天,而信命的从来都只是告诉自己:“社会就是这样”。
其实我的经历微不足道,有痛苦,有欢笑,给大家看一下大学刚毕业的我。
不可否认,我之前还特别想一直拥有那样的年轻肌肤该多好,但是假如人也要变成原来那个样子,我不得不说更喜欢现在的自己,360度都有死角,选出来能看的照片应该按照百分比来计算,自拍都是拍一堆选几张而已。
究其原因,我更喜欢现在的状态,面对痛苦知道反思,感觉到情绪可以自己分析,有快乐也有不快乐,但坦然接受自己所有的缺点,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升级自己,知道所有人生的不如意依然热爱。
人的命运到底被什么决定,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有人曾说人生只要考虑清楚三个问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目前在我的眼里,目标可以不断调整和修正,命运从来只取决于时间的花费。下面是我看见的关于天赋最好的阐述。
是不是鸡汤味甚浓?那有没有人真的有发自内心的爱好,然后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呢?别人不知道,但当几年前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自己是可以不计较工资和前景的,唯一的改变是不断吸收,疯狂吸收所有跟定制和服装的知识,没有说过自己下了多少工夫,也不曾吐露自己曾怎么研究,只有笔记还有不断的进步告诉自己,有些积累真的只有热爱能给到自己,只不过现在我有可能再次更换爱好,边赚钱边发现自己新的可能。
终其一生,决定自己是谁的只有自己,而且三个问题都由花费的时间来决定。焦虑的人花费时间去犹豫;行动的人花费时间去实践,总结,升级再实践;信命的人不断找寻周围人无法改变命的人来证明;胆小的人不断用概率实例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我也明白自己这些言论是因为自己的一些信仰,而我此刻的信仰是接受自己,除了自己谁都改变不了,那么就做自己能做的。
123/23 照片里的坚持还在么?感谢写作,真的能改变自己挺多的,为了输出只有不断输入才可以,而写作的三种形式,第一实事求是,第二半真半假,第三胡编乱造,自己更倾向于第一种。努力去过好自己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