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言:如果你小时候玩儿过任天堂游戏出的“魂斗乐”,或许会知道那个第五关的秘密通道——老母出现前会有个往回跑的士兵,如果你能转身跟上他的话,他会把你带到另一个空间,去到另一个游戏世界...本人生平只成功过那么一两次,那种奇妙的感觉别提让人多兴奋了。而让我没想到的是,这种奇妙的感觉,多年以后,竟然能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里得到。没错,那里面就藏着“秘密通道”。这个通道不光能把你带到不同空间,同时也能帮你解读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探这个“秘密通道”。
一、蓝、白、红三部电影的关系
《蓝白红三部曲》包含一个系列下的三部电影,按顺序排列分别为《蓝》、《白》、《红》。
其中《蓝》讲的是一个法国音乐家的妻子在失去其丈夫和孩子后重新找回生活的经历;《白》讲的则是一个波兰移民在法国遭遇遣返后回国创业的故事;最后一部《红》则是关于一个在法国打拼的瑞士女模特和一个退休法官邂逅的故事。
乍一看,三部电影似乎讲了三个完全不相干的故事。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三个故事基本都发生在法国或者说跟法国相关。那么除此外三部电影还有什么其他的关联性吗,或者说导演为什么要把三个故事纳为一个系列呢。
我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入脚点便是那个“秘密通道”了!
细心的观者一定会注意到《蓝》和《白》两部电影的“穿帮处”——
当《蓝》中的音乐家妻子去法院找寻那个丈夫曾经的情人时,她误入一个庭审现场,她很快被安保人员赶了出来。而就是这短短几秒钟导演让我们窥视到的那个庭审现场所展示的案子,刚好就是另一部《白》故事的起因与开端——那是一桩离婚案,被告人是一个娶了法国妻子的波兰人。而正是这个离婚判决让他面临资金被冻结,被驱逐出境的窘境。
于是,我们在电影《白》开端的那个庭审现场正面了解到了这桩案子的全部过程。当然过程中还伴随了几秒钟的那个音乐家妻子误入现场被请出去的穿帮场景。
由此,这个法院以及法院的那扇门便是连接三个空间故事的“秘密通道”了。
说到这大概有人要质疑了:不对,那个秘密通道就连了前两个故事,跟第三部《红》好像没什么关系吧!
的确,我似乎在《红》中再没发现有什么“穿帮”的秘密通道了。可大家不要忽略了一个最大的线索:第三部《红》通篇都在讲跟“法院”有关的事——从女模特撞了老法官的狗,到年轻的报考法官资格证的学生与女友的感情纠葛,再到老法官的窃听行为以及经历回忆...整部《红》都在围绕着“法院”这个轴心转。
另外,通过《红》结尾的那个海难事件,我们还可以确定一件事:三个故事以及其涉及的人物同处在一个时代的一个社会背景下,换句话,他们共用着一个“法院”。
在看到“一个通道连接着三个故事”这点后,我们大概能对“蓝白红三部曲”之间的关系做出个系统的归纳:《蓝》和《白》展现了一个社会背景下的两个角度;而《红》又是前两部电影思想的总结与归纳。
那么《蓝白红三部曲》的整体思维和思想主旨有什么什么呢?
带着以上论点和疑问,我们再回头来看故事的人物特点,从中找答案。
二、蓝、白、红三部电影人物的身份特征
我们一一来看三部电影里的主角:
《蓝》里的主角是个事业有成的中年女人,她是音乐家的妻子,也算个准艺术家了(丈夫的好多作品都有她参与创作)。自然,她的经济状况也不差了——有房产、有积蓄、有人脉、有上流社会的朋友...找工作就更不成问题了!她是个正八经儿的中产。
《白》里的那个男主角就不同了,他一副狼狈窘迫像,不会什么高雅艺术,只会给人剃个头;这还不算什么,最关键的他不是本地人,属上门女婿,倒插门,稍伺候不好自己老婆就有被踹出门的风险。他最多也就算个蓝领技工,他要出头,除非靠投机当爆发户。
《红》里的主角准确的说有三个:一个是瑞士籍的女模特,一个是退休的老法官,一个是报考法官的男青年(也是瑞士籍)。
女模特就是个进城打工的,说不好听的吃点青春饭。通过她的家人以及她的住所我们可以得知她家境并不算好,生活比较拮据;至于老法官和考法官的男青年呢,其实这讲的就是一个人或者说一类人(通过老法官与男青年的经历重合便知),他们也是那种靠自己努力打拼获得一官半职的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大概处在《蓝》和《白》主人公中间的地位。
由此,三部电影中的角色身份刚好排列出了法国社会的三个阶层:中产、蓝领、屌丝。
这当然是导演的精心布局!仔细地话你会发现导演处处都在围绕着这一布局来展示人物的性格——
三、三个电影主角对“扔垃圾瓶的老人”(通道A)
“蓝、白、红”三部电影里除了都出现了法院,还都出现了一个“老人往垃圾箱里扔垃圾瓶”的戏份。这当然也算是个另一个“秘密通道”了,只不过这个起的不是连接的作用,而是“实验”的作用。实验的什么呢?那就像是把一块骨头投给了三个不同的动物,观其反应。这实验着实有意思,你能从中解读出很多的东西。我们来看蓝、白、红三个故事中的主角的反应:
《蓝》中的女艺术家坐在路边闭着眼睛晒着太阳,画外传来街头艺人吹的曲子,镜头剪切至一个驼背的老太太吃力地把一个瓶子往垃圾箱里塞。注意女艺术家对扔垃圾老太太的反应:没有任何反应(或者说女艺术家完全没留意到老太太)!两件事完全孤立开来,你扔你的垃圾,我晒我的太阳听我的音乐。
《白》中的屌丝波兰人略有不同,他在吃了官司,沦落街头后,发现了那个扔垃圾的老头,并作出了表情反应——撇嘴一笑(不知是嘲笑还是自嘲地笑)。当然,他的反应仅此而已。
《红》中的女模特在发现扔瓶子的老人后有了本质性的表现——她终于去帮那个老人把瓶子塞进了垃圾箱。注意细节:瓶子被塞入垃圾箱后发出了摔碎的响声(声音特写)。
好啦,面对扔垃圾的老人这个实验,三个人的反应再明显不过了,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隐喻了,隐喻了三个不同社会阶层(身份)的人面对社会责任时所表现出的反应:
中产女艺术家表现出的是冷漠与置之不理;
底层屌丝男人表现出的是嘲笑与置之不理;
打工女模特则表现出了热心的帮助,然而却事与愿违、力不从心。
没错,这便是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所展现的那个时代的法国,一个充斥着养老、移民、种族、社会阶层等种种社会问题的法国。而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该担当怎样的社会责任,我想这便是电影所要引发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
回头再看《蓝》中的女艺术家,她在发生车祸、失去亲人后的第一反应是逃避、遗忘。然而,这样管用吗?
那些身边的人所触发的她的记忆就像债主讨债般地不断骚扰者她。与其说记忆在讨债,倒不如说社会在向这些有钱人讨要“责任”的债。于是我们便看到女艺术家最终找到了在法院上班的那个丈夫的情人,甚至最终担负起了小三及其私生子的赡养费。
当然这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只是《蓝》中的一种假设罢了。
四、那条“沉船”(通道C)
在《蓝白红三部曲》最后一部《红》的结尾处,出现了一场海难。遇难的船上只有七个生还者,这七个人就包括三部电影中的所有主角以及主角的男、女友。当然,你可以把这个设置当成一个“彩蛋”,或者当成一个“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聚会。但我觉得它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隐喻,
解读这个隐喻,还要回到那个“秘密通道”上来——
我记得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里有这么一句话:
大家都坐在一艘叫司法的船上...
如果我把《红》里的那艘船当做“司法”的话,显然,在这艘“司法船”遭遇海难时的那七个人是幸运的,而且是少数的!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极其不平衡不公平的。
而这种不平衡并不一定在于天灾,而在于人为。看看那个退休的老法官的回忆便知——年轻时他因为一次偶然(考试资料书掉到地上,刚好翻开的那页是第二天要考的东西)幸运地通过了法官考试。而他却没有利用这份上天给于的权利去行驶应用的社会责任。一桩司法审判结果完全取决于一个法官的主观意识与情绪...
纵观《蓝白红三部曲》,我认为它的过人之处便是在于其穿梭于三个故事之间的那些“秘密通道”。它不仅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深入思考社会问题的大门,还开辟了一条阐释电影思想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打开了电影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层次,让观影者在深入思考的过程里充满了神秘感与惊喜。
与我们一起观看经典电影,阅读经典图书,请关注【星期五文艺】
合作联系:qq:3245234866(星期五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