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主义》
[美]格雷戈·麦吉沃恩
46个笔记
推荐序2 高手为什么更轻松
>> 轻松状态:在对的地方做对的事情。
轻松行动:用理性的方式把事情做对。
轻松成果:用杠杆效应和自动化获得复利。
引言 让关键的事情变得容易做
>> 让关键的事情变得容易做
>> 当你无法更加努力时,就该寻找一条更简单的路了。
>> 你跑得更快了,但没有更接近自己的目标?
· 你想做出更大的贡献,但缺乏精力?
· 你在崩溃的边缘摇摇欲坠?
· 所有事情都比它应有的难度更大?
>> 不只要做正确的事,还要正确地做事
>> 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确的,都有正当理由。但是,我做事的方法不对。我就像一名努力使用下背部肌肉举重的选手,一名没有学会正确呼吸方法的游泳者,一名煞费苦心徒手揉制每块面团的面包师。
>>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那么艰难地完成,不是要我们筋疲力尽事情才能取得进展,我们做出贡献也不必以身心健康为代价。当重要的事情变得难以处理时,你要么放弃它们,要么寻找一种更简单的处理方法。
>> 发现处于放松状态时更容易投入地做事?
· 在某件事上付出了较少的努力,最终却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 在没有投入额外努力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地收获成果?
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很简单:试图帮你理解轻松状态的运作机制
第一部分 轻松状态
>> “轻松状态”是这样一种状态:身体放松,没有情绪负担,精神保持振奋。你全神贯注,专注于当前最重要的事情,而且你能够轻松完成这些事情。
>> 如果我们能不纠结于“应该怎样对付这个真正困难但又至关重要的事情”,而是直接把问题倒过来问“这个至关重要的事情是否可以变得容易呢”,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 倒置思考指的是从相反的角度看待问题,它意味着这样发问:“也许这事儿很简单呢?”也意味着学会在专注、清醒和冷静的状态下解决问题,更意味着善于付出更少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
>> 1.面对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时,自问:“有没有更容易的办法?”
2.如果将事情简单化,就不太可能出错。
3.摆脱那些让问题看起来很难的假设,简单易行的方案会层出不穷。
4.放弃对复杂的执念,即使微小的努力也能推进重要的事情。
5.一旦找到简洁的方法,就可能破解无法达成的目标。
>> 这些事情包括锻炼身体、理财、晚餐后刷碗、回复电子邮件或语音邮件、参加会议,或者叫醒孩子去上学。并不是每一件重要的事都能令人感到愉快,但我们可以想办法让自己乐在其中。
>> 把重要的工作和娱乐分开,会给生活增加不必要的难度。
>> 创造有灵魂的习惯,邀请快乐进入我们的生活
>> 1.把重要的事和愉快的事结合起来,让最沉闷、最难以应对的任务变得轻松。
2.不再延迟满足,把奖励叠加在重要事项上,缩短行动和奖励之间的滞后时间。
3.搭建“快乐积木”,在玩耍中产出。
4.用自己的独特性定义自己的仪式,将乏味的任务变成创造快乐的体验。
>> 当我们专注于我们所缺乏的,就会失去我们所拥有的。
>> 当你专注于感恩某件事的时候,效果是即时的。它能帮你从后悔、对未来的担忧、落后的感觉等“匮乏状态”,立即转换到“拥有状态”,比如什么事情正进展顺利、你正在取得什么样的进步、此刻存在哪些可能性。它使你想起那些任由你支配的所有资源、财富和技能,因此,你可以支配这些东西更轻松地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 当你专注于你所拥有的,你会得到你所缺乏的
>> 掌握“习惯处方”,感恩你所得到的
>> 当这位女同事谈到怀念自己以前的工作时,安娜会感恩同事能对她积极评价曾经的工作。当同事抱怨她们正在做的工作时,安娜会感恩同事至少还在做这项工作,而不是停下来。当同事批评他人时,安娜会感恩她的言论的确都有理有据。
>> 当我只是心里想抱怨时,我就会打断自己,然后想一些值得感恩的事情。
>> 1.当我们对伤害自己的人放下惩罚的念头时,被释放的并不是对方,而是我们自己。
2.当你专注于你所缺乏的,你会失去你所拥有的;当你专注于你所拥有的,你会得到你所缺乏的。
3.掌握“习惯处方”——在抱怨之后,说一些值得感恩的事情,让感恩变成一种习惯。
4.积极情绪会为我们展现新的视角和可能性,提高应对下一次挑战时的胜算。
>> 高效休息,掌握“无所事事”的艺术
>> 学会放轻松是一种责任。
>> 为了从长期的训练中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个人必须避免疲劳过度,而且必须把训练限制在当天或一星期内身体就可以完全恢复过来的强度之内。
>> 为了使这种恶性循环停下来,试试这个简单的法则:今天的消耗不要超过今天所能恢复的限度,本星期的消耗不要超过本星期所能恢复的限度。
>>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休息来补充体力和脑力,我们可以在一天当中安排一些固定的休息时间,这能让我们像那些行业顶尖人物那样,从身体的自然节奏中获益。
>> 1.把上午的时间用于重要工作。
2.把工作时间分为3段,每段不超过90分钟。
3.每两段工作时间之间进行短暂休息和恢复。
>> 当我们挣扎时,与其加倍努力,不如考虑暂停行动,哪怕只有一分钟。
>> 足够的睡眠可能是我们能给予自己的身体、精神,乃至我们身心承受力极限的最佳礼物。
>> 问题的关键在于洗澡的时间:睡前90分钟。
>> 研究表明,小睡可以抵消“睡眠债”。事实上,即使对于休息良好的人来说,小睡也可以提高反应速度、逻辑推理能力和符号识别能力。8它可以改善情绪,使我们不那么容易冲动和沮丧。9
>> 轻松小睡的秘诀有:
1.注意这个时刻:你疲劳到一定程度,感觉要强打精神了。
2.用眼罩、噪声消除器或耳塞屏蔽光线和噪声。
3.定个闹钟。
4.当你试着入睡时,屏蔽掉关于你“本可以做某事”的想法。你醒来的时候,你的待办事项都会在那儿,只有这时候,你才能更快、更轻松地完成它们。
>> 与钥匙共眠,享受梦境带来的灵感
>> 1.当我们挣扎时,与其加倍努力,不如考虑暂停行动,哪怕只有1分钟。
2.别再将睡眠作为竞争的代价。
3.即使对于休息良好的人来说,小睡也可以提高反应速度、逻辑推理能力和符号识别能力。
4.梦境是一片沃土,为那些整天困扰我们的问题孕育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 但是你只是看,却不观察。
>> “你没有观察过,”福尔摩斯得意扬扬地说,“虽然你都看到了。”
>> 屏蔽干扰,玩转福尔摩斯的“魔法”
>> 后来我才意识到,如此专注地记忆这些数字,是误解了福尔摩斯想要表达的重点。我实际上是变得更疏于观察了,而不是更善于观察。
>> 倾听本身并不难,难的是保持专注。专注于当下并不难,难的是避免瞻前顾后。观察本身也不难,难的是排除噪声。
>> 全然投入,感受陪伴的奇妙力量
>> 清醒委员会,倾听内在的声音
>> 第一,当人们害怕被评判时,他们内心的声音就会被压抑,这时候他们的关注点就会只放在他们认为我们想听的东西上,而不是他们实际看到的或者感受到的。第二,当我们的判断和意见被表达出来的那一刻,它们就开始冲击别人的心智空间,对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造成影响。
>> 怎样才能唤起我们所需要的高感知力和专注度呢?我推荐以下的日常练习。
1.开辟一处你的独有空间(2分钟):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关掉你的手机,让别人10分钟内不要打扰你。花点儿时间清理桌子,把东西放回原处。
2.放松你的身体(2分钟):挺直腰板,换个舒服的坐姿,闭上双眼,转动肩膀,左右转动头部,放松你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正常自然地呼吸。
3.放松心情(2分钟):你的脑中充满各种想法是很正常的。接受它们,对它们保持注意,任由它们来去。
4.释放你的内心(2分钟):如果脑海中出现了某个对你不好的人,对他说“我原谅你”,并想象你正切断一条把你们拴在一起的锁链。
5.在感恩中呼吸(2分钟):重温生活中某个你非常感恩的时刻。调动起你所有的感知,再次回味那种感觉。回想你在哪儿、你感觉如何,以及你和谁在一起。将感恩的心态完全融入呼吸之中。这一步重复做三次。
>> 1.消除那些影响视野的外部干扰,我们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看清真正重要的事。
2.我们能给予他人的最佳礼物不是我们的技能、金钱或努力,而是我们的关注。
3.要保持一段牢固的人际关系,我们不需要认同对方的一切,但需要与他们共情。
4.当我们全身心投入陪伴别人时,就会对别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只发生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