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总是会不可避免的以貌取人,就连至圣先师孔子也不例外,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孔子对他很冷淡,他只有离开孔子回去自修,后成为有名的学者。而学生宰予长得很好,且能言善辩,但后来被孔子批评言行不一。
于是孔夫子感言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通过对一个人的长相的主观印象,我们可以在40毫秒内就主观推断出这个人的个性,这甚至比眨一下眼睛的时间都要短,根据科学家亚历山大·托多洛夫(Alexander Todorov)的研究结论,这种主观偏见是全年龄段的,也就是说,即便是三四岁的儿童也会「以貌取人」。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丹尼尔·海莫默什 (Daniel Hamermesh)就通过研究发现,比起那些个姿色平平的人,那些外表更具吸引力的人的收入要高上 10% 到 12%。
唯一例外的就是持枪抢劫犯,长得帅并不能让你乖乖给钱,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就不用去抢劫了,所以他们只能让自己显得更加凶神恶煞。
尽管我们都想要理性的做出结论,但是我们经常会受到一些肤浅因素的影响。不可否认,外表长相是一个典型的肤浅因素,但是它的影响却非常巨大。
俄罗斯艺术家团队 AES+F 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给14名女学生各拍了一张肖像照,这些女学生年龄介于11-15岁,都(或曾经)就读于名校。
但是不同的是这14名学生里面,有7名是普通学生,而另外7名,则是杀人犯,都被关押在少年女子管教所里。
他们给这组照片取名为「Suspects, Seven Sinners and Seven Righteous」(「嫌疑犯,七个罪犯和七个正义的人」)。
这组照片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展出的时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单单只是看着她们的照片,你能分辨出他们中间谁是杀人犯么?
照片分两次来拍摄,一次是在学校里,而另一次则是在关押犯人们的管教所里。每幅肖像作品的背景和拍摄角度都是一样的。
在拍摄的时候,她们也都被鼓励摆出自己最满意,最迷人的姿态,甚至可以自己要求发型、化妆和着装。
上面这个刊登于《GARAGE Magazine》的图表,则列出了观众们对这些女孩的印象,比方说「看起来像下一个美国超模」,「看起来会出名」,「看起来像为范思哲工作」,「看起来就像是上课会睡觉的」,等等。
这些大众印象只是故意加在她们身上的标签,艺术家并没有公布哪些人是杀人犯,他们想让观众在观展的同时代入到「审判者」的角色,通过自己的主观印象来猜想谁才是犯人。
下面是所有人像照片(排位不分先后),仅仅凭借外表去主观评判谁是杀人犯,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根据艺术家提供的资料,而这七名杀人犯所犯下的罪行为(排序不分先后):
第一名女孩只有13岁半。她在公寓大楼的楼梯上杀死了40岁的男性邻居,事件可能涉及性侵行为。当时她走进厨房拿起一把刀将对方刺死。
第二名女孩15岁。她在一次争吵中用餐刀刺了叔叔几次,叔叔当场死亡。
第三名女孩15岁。她是一名34岁男子的集体谋杀案参与者,这谋杀案并没有使用任何武器,但男子遭拳打脚踢至死。
第四名女孩14岁。她杀了母亲25岁的男性朋友。
第五名女孩14岁。她参与杀害了32岁的继父。
第六名女孩15岁。她用刀杀死了弟弟的女朋友。
第七名女孩15岁半。在两小时的过程中,她在朋友身上造成11处刀伤,还偷走了受害者公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