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耳熟能详的谚语,是我站在即将而立之年的当口,才深深体会到的。
登录简书,首先看到了“暂停发布功能”,不禁唏嘘一下时间真快,曾经独属自己的一片四方天地,原来已经被我搁置了好久了。看到最近一次发布文章也已经是两年前了,那些曾经点赞,打赏的朋友有些已经消失在朋友圈,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各种社交app降低了沟通门槛,让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容易,建立友谊容易,但建立信任不易;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就像四通八达的公路从各个方向来,在某一点上交叉过后,又沿着各自的轨迹渐行渐远;每个人的路终究只能自己走完,延着一个已知结果,却又未知方向的轨迹默默向前。
从《姑娘你25岁了,实在应该考虑的是核心竞争力》到《写给26岁的自己》再到《长大》为数不多的8篇文章里记录着成长的痕迹。也是因为回头看,才发现原来焦虑,核心竞争力,危机感,这样的字眼早就在意识里觉醒了,而也正是一直没找到核心竞争力,没摆脱危机感,才走不出焦虑的情绪,于是3年的时光就这样被悄悄偷走。原来迷茫这个词,不仅存在年轻的时候,找不到方向的话,会存在一生中的每个阶段。尤其是在信息传播如此发达的今天,没有自己的想法与规划,会被贩卖的各种焦虑,人生观牵引的晕头转向。今天告诉你,逃离北上广,明天说,一二线城市容不下你的肉身,三四线城市容不下你的灵魂;当你还没搞清楚自己的灵魂是什么,已经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而时间就是在这样的迷茫与慌乱中匆匆过去了,所以焦虑是一个神偷,不知不觉偷走你的青春,你的梦想,你的目标,蓦然回首时,除了“如果当时的”感慨与懊悔,什么都没留下。
说到梦想,已经感到很陌生,陌生到不想提起,也似乎记不起。通货膨胀到今天,连儿歌中“一分钱”都变成了“一元钱”,除了关注账户余额及每个月的工资条外,谁还会没事去问问自己的梦想呢。而我这样一个狂热的梦想追随者,又何尝不是跟着行业工资的趋势,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呢。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都是一群缺少信仰的人。然而,午夜梦回,那些植入大脑潜意识里的想法从来不肯放过自己,很多次梦到在那样一个个新新世界里,开心的游览交谈,那些在现实中不敢想,不敢追求的事情都在梦里真实的发生着。醒来后的怅然若失,提醒着你时间匆匆过去,就算被现实打击的体无完肤,其实梦想从来没在时光中褪色,只不过是被当下的浮躁与焦虑蒙了灰,而再不抓紧时间,它可能真的要被遗忘,就像咪蒙说的,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是我本可以,它可以不实现,但不能都没认真努力过,就说不可能。
时间带走的除了年轻时的无知无畏,也带来了成长后的阶层观念,无法言说的孤独感。阶层,是曾经一直嗤之以鼻的。总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直到跌了跤,受了挫,不断地自我否定,抱怨命运后,才能接受阶层确实存在,阶层的跃迁也着实不易,但总不能为了阶层无法突破就不去过好眼下的生活;而孤独,确是随着时间体会越加深刻,除去身边朋友订婚的,结婚的,慢慢远离的现实情况,更多的孤独是随着时间,而沉淀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你是在喧闹的人群中,还是在夜深人静的晚上,孤独从来不随着人群数量的增加而消失。每个人内心深处总有一些别人走不进,自己走不出的地方,有时候特别想给谁打个电话说一说,看着通讯录里上千个联系人,不知道跟谁说一说。于是,在这样的情绪里学会跟自己独处,忍受孤独,享受孤独,
曾经一度否定自己过于矫情,觉得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成长不再是当时那个文艺清新的姑娘,当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发现无论经历多少磨难,你还是对生活充满热忱,对未来饱含希望,在与自己的小时光里,愿你摆脱迷茫,走出焦虑,找到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