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着小贝去小区游乐场玩,看到悄悄妈抱着悄悄站在旁边看别的小朋友滑滑梯,我上前跟她打招呼:“你怎么不放悄悄下来玩啊?她不是会走路了吗?”悄悄已经一岁三个月了。
悄悄妈叹了一口气说:“唉,你不知道,她就是不肯下来走路,每次放她下来,走两步就要抱,推车也不愿意坐,坐一会身体就要扭来扭去,缠着我要抱。”
“我们家老大小时候也这样,走到哪都要抱着,一直抱到三岁多!”我立即附和起来,也跟她吐槽起了鲁尼。
“不止如此,就是在家里,也无时无刻不粘着我,就连上个厕所,一下子没见到我,她就嚎啕大哭起来,然后在门口拼命地敲门,搞得我每次都急匆匆地解决;有时看她在专心玩玩具,我就出门倒个垃圾,结果还没走到门口,她马上就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叫声……”
“是是是,我们家鲁尼小时候也这样……”我拼命地点头。
“我快受不了了!整天被她缠得啥事也做不了!我婆婆和我老公还总是说我把孩子惯坏了,我有时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对她保护过度了,可是她非要黏着我,如果不抱就大哭,我能不管她吗?”
我了解悄悄妈带孩子的方式,其实悄悄这么黏人根本不是她的错,只是她跟我一样,很不幸地摊上了个高需求的宝宝。
什么是高需求的宝宝?
“高需求宝宝"这个词是著名的西尔斯医生发明的。
当他和太太在生了第四个宝宝后,他们发现对之前三个孩子起作用的方法对这个宝宝完全没用。一放下她,她就嚎啕大哭,于是得一直靠在大人的怀里,吃奶和睡觉的时间完全没有规律可言,激烈地拒绝小床,只喜欢睡在大人的床上。
用西尔斯医生的话说:这个孩子唯一不变的地方就是她每天都在变,今天还起作用的方法到了明天就没用了。
“需求无度”是这个孩子的写照。
可是,西尔斯夫妇不希望用“难带”、“爱哭闹”这样的负面标签去贴在孩子身上,因为这会暗示给他们和宝宝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失败的,所以他们用了“高需求宝宝”来描述这种孩子的特质。
据统计,大约有20%的宝宝都属于高需求宝宝。摊上这么个宝宝,真是人生不幸的开始。
高需求宝宝在哄睡、吃奶、吃饭等等所有的事情上,都有着持久的、近乎苛刻的要求。
他们敏感、脆弱,不安、容易焦虑,我一度怀疑他们年幼的身体里是否住着一个忧伤的老灵魂。
每到夜深人静,孩子睡着时,我就庆幸自己又熬过了一天。每当他醒了,我就开始抓狂,恨不得立刻把他送人。
养过高需求宝宝,才知道什么叫劫后余生。
1、每一个高需求宝宝都是睡渣
出生第一天晚上,在医院,别的宝宝都是吃完奶就躺在婴儿床上安安静静地睡觉,鲁尼呢,非得要抱着睡,一放下就醒!我当时刚做完剖腹产手术,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于是他爸便抱了他一夜。
谁知,噩梦才刚刚开始。
整个婴儿期,就是没完没了地抱睡、喂奶,白天小睡的时间绝对不超过1小时,就算是睡够了1小时,期间也至少醒来两三次,吃了奶才肯接着睡。
醒了也别指望他能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自己玩,只要睡醒了,他绝对会哭,一旦我们没有及时来到他身边,他的哭声就越来越大。
想用“哭声免疫法”来训练他?做梦!他哭起来没完没了,分贝也特别高,如果不想被邻居投诉噪音扰民,你还是趁早投降,乖乖地把他抱起来吧。
有的时候,甚至尝试了所有方法都不能让他停止哭泣,无论怎么喂奶、摇晃、抱都无济于事,所有的方法都不管用。
那时,每天早上带他到小区玩,邻居见面第一句就是“昨晚又是你家宝宝在哭吧?”我欲哭无泪,笑而不答。
2、特别黏人,严重分离焦虑
高需求宝宝对周围环境特别敏感,他们很容易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感到不安,这种敏感的性格会让他们对信赖的、不变的看护人产生很深的依恋,表现就特别地黏人,一见不到最亲密的人,马上大哭大闹,根本不要其他人。
鲁尼就是这样,特别黏人,你一把他放下来,他就以为你要把他抛弃了,立刻便开始哭泣,你要转个身做些事,他看不到你了,更是哭得要背过去。
带他出去溜达,不管去到哪儿,都要紧紧拉着我的手,或者要我一直抱着,观察很久才愿意下去跟小朋友们玩。
只要我在家,就非得要我陪着玩,上个厕所,洗个澡,他就在门口不停地敲门大叫,搞得我经常手忙脚乱,心急火燎。
那时,我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回来啥事都没有……”
可是摊上这么个不知道满足的宝宝,我有什么办法?
3、感情丰富而强烈
因为高需求宝宝对人和环境特别敏感,所以对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更好,情感表达也会更强烈。
稍微有一点小事他就会爆发出浑身的能量,看书看动画很容易就被感动得稀里哗啦,
哭得特别响,笑起来又格外带劲。
非常怕黑,总是觉得周围会有各种怪物出现,所以总是要黏着妈妈睡觉。
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话,脾气可以大得炸毛。
比如,周末遇到下雨,不能出去玩,只好改变计划,待在家里,温和的小朋友跟他讲讲道理很快就能接受,鲁尼这样的高需求宝宝呢,不闹个天翻地覆绝不罢休,就算是打着伞,穿上雨衣雨靴,他也要按照原计划出去玩。
4、精力异常充沛
高需求宝宝虽然是个睡渣,可是他们大多精力充沛,因为
他们的肌肉和头脑很少是放松或安静的,对他们来说“没有安静这回事”。
鲁尼就是这样,我一直搞不明白他充沛的精力从何而来,一天到晚,睡觉的时间比别人少,可是精力却旺盛得很,没有一刻是安静的。
他上蹿下跳,玩着玩那,还得你不停地陪着,稍微一走神,立刻会被他发现,于是灾难便开始了,要么立刻开启哭闹模式,要么对着你又踢又打。
就算是坐在车上,也安静不下来,绑着安全带,身体没法动,可是嘴巴和手脚可以动啊,于是,他便一路不停地唱歌、说话,加手舞足蹈。
你累得不行,想要休息?门都没有,看到你眼睛要闭上了,他突然“哇”得一声尖叫,立刻把你惊醒,睡意全无。你越是气得浑身发抖,他越是得意洋洋。
一天下来,经常被他折磨得半死。
每天睡眠不足,持续的哄抱、喂奶、安抚,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烦躁、要耐心……
每一个高需求宝宝的背后,都有一个精疲力尽的妈妈。
现在回想起刚有孩子的那前几年,真的是每天都如同炼狱一般,导致我现在一听到孩子哭闹,都会心头一紧,这无休无止的折磨又来了。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放下就睡,6个月开始就能睡整觉,能独立玩耍很长时间,遇事跟父母好商好量的,我只有羡慕的份。
摊上这么个宝宝,我时常怀疑人生,陷入深深的挫败感和自责当中,总是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要受这份罪?是不是真是太惯着他了,才会养出这么个小恶魔?
直到看到了西尔斯医生的“高需求宝宝”这个概念,我才知道,并不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也不是自己无能,而是很不巧,中了张彩票,被一只需要更多更多关注、更多更多耐心、更多更多爱的“小怪物”挑中了而已。
曾经在《孩子们的诗》这本书上看到一首诗:
《挑妈妈》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正好可以安慰自己,遇到个高需求的宝宝,就是因为我特别好,有足够的耐心,适合当他的妈妈啊!
其实,每一个宝宝,在某个婴儿时期,都有高需求的时候,需要父母耐心的陪伴。只是,有高需求特质的宝宝,持续时间更长,情感更加强烈,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和关注。
不过,好消息就是,几乎所有高需求的宝宝,只要有及时的回应和适当的引导,他们在婴幼儿期让人精疲力尽的缺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变成优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