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日--3日,我以一名乡村校长的身份,参加了2024年长葛市校长论坛暨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研修培训。本次培训以“学习 内化 创新 蝶变”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培训形式,全面提升长葛市中小学校长及系统领导干部专业水平和专业发展意识,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及个人综合素养,培养有情怀、有担当、有思想、有能力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助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实现教育强市目标”。本次培训聘请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张国立、襄城县文昌学校校长刘忠伟、许昌市实验小学校长杜伟强及长葛市人民检察院赵彩燕,几位专家的分享不仅让我受益匪浅,更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一、把任何小事做到极致是成功的秘籍。
“把任何小事做到极致是成功的秘籍”这句话是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张国立在讲座中提到的一句话。张校长结合自身经历,润物细无声地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校管理策略”这一主题进行分享。分享他从基层到管理者一步步走来的实际经验和感悟,让我感触很深。他强调把任何小事做到极致是成功的秘籍,我非常赞同,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却并不容易。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位老师如果能够长此以往做到早早到校、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等这样的小事,如若做的很好,他可能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但是,如若连这些小的事情都不愿做,做不好的老师,我敢肯定他一定不是优秀的老师,甚至连合格都谈不上。
老师是这样,作为校长更应如此,比如当看到个别学生忘带水杯,学校准备些一次性水杯,以便解决个别学生因忘带水杯喝水的问题,课间十分钟,能够把它完全还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等等,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又是关系着学生健康发展的大事,更是关系着千家万户家庭未来发展的大事,连小事都做不好,如何做成大事?小事不小,况且我始终认为教育无小事。
二、教育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
襄城县文昌学校的刘忠伟校长在41岁时就被评为正高级教师,这背后是他对待教育的执着与坚持。其实,无论是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张校长还是襄城县文昌学校的刘忠伟校长,或者是许昌市实验小学的杜伟强校长。他们之所以能够把学校管理的如此优秀,在他们身上,我都看到了一种对教育的情怀,对教育的那份责任。他们的经历不太一样,但他们对待教育的态度却惊人的相似:无论处于怎样的教育工作环境,他们都能够克服万难,充分发挥自己所处位置的特长,提升自己,成就自己,进而促进所在学校教育高质量的提升。这一点,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个点。所以,我想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或者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一定要把教师当作自己终身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自己谋生的职业。这也是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的不同之处。有情怀才能、才会愿意俯下身子深耕课堂,才能、才会愿意装着学校未来发展方向!
三、变革
刘忠伟校长分享的两个关键词“变革”和“磨课”让我印象深刻。他谈到教育需要不断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而“磨课”则是他对教学质量的不懈追求,他经常主动要求去讲课,即使已经有了省优质课证书,依然不放弃课堂,不放弃主业。通过不断的磨课、展课、研课、思课和训课,他最终成为了中原名师,成为了特级教师,成为了高级教授。教育需要不断变革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教育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要关注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的应用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这也是作为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四、终身学习
许昌市实验小学校长杜伟强的讲座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他讲到的“终身学习”理念让我深受触动。作为教育工作者,终身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我也爱写点东西,但总是不能坚持。这次寒假前到现在,我又重新拾起了写作的习惯,并且下定决心要坚持下去。除此之外,我还要坚持读书、坚持学习,这也是此次讲座给予我的更加坚定的信念。
杜伟强校长还提到了一句话:“好的学校一定是有人文情怀的学校”。一个好的学校不仅要有优秀的教学质量和完善的设施更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我们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和职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同时在自己的管理中也一直向这个方向努力。
总之,这次培训给了我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需要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慢慢内化学习,以促进自己慢慢成长进步。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