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修共度
红蔚
中秋节第二天,好友智勇兄组织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读书会的同学有个夜晚同聚赏月的聚会。七八个同学,围坐在长条桌子的四面,吃水果点心喝红酒。甚是欢喜。
大家也各自带来了表演,以助兴。有的唱京剧,有的背古诗,有的打太极,有的吹箫,有的即兴作诗,有的即兴小演讲,有的诗朗诵……直到大家都身心微醺,才散去。
回来的路上,突然起风了,月亮在云里穿梭,并没有露出明亮的脸。但是,之与我,却是一个月满丰美的夜晚。
细想,好友智勇兄组织的公益读书会已经一年有半了,而我来读书会读书也一年有半了。在智勇兄的督促下,每个周末我几乎是风雨不误的到读书会读书。直至养成了习惯。
说实话,虽然上大学了的时候,我读的是中文系,但是,我并不喜欢古典文学,所以古代先贤经典我读的并不深。而我对外国文学和思潮非常着迷,这也影响了我的生活态度和哲学观念。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我这里是行不通的。我追求的是自主的,开放的生活。完全被内心里虚浮的真实牵引着。现代的,西化的,时尚的,风花雪月的生活态势在我的世界观里占着主导。
可是,我开始到读书会读书以后,这一切却一点一滴的改变了。
我们开始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们开始读《中庸》“天命之为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我们开始读《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我们开始读《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我们开始读《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我们开始读《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就着张玉林老师的解,一遍一遍的读,从拗口难懂,到一点一滴的参悟,讨论,到慢慢浸到心里。
仁义礼智信慢慢回归到生活里,繁复欲念满盈的心开始一点点的静下来,澄明下来。
我可以坦然的面对生活的种种挫折,开始在众事之中懂得知止,开始明白克己复礼的要义,开始静观反省自己,并接纳自己的当下所呈现出来的所有的对错是非。
每次和同学们一起读书,我只是把心放在读书的当下里,每一次读书我都是带着一颗心来,放下所有杂念,读完书之后,又带着一颗心走了,清清透透的,没记住任何东西,也没被任何东西牵绊。
我渐渐学会了慎思明辨,在信息满天飞,世事纷扰的现实里,保持了自己的认知和坚持。在衣食住行,情感各方面有了戒,断,舍,离。曾经贪求的可以不贪了,曾经不舍的可以舍了,曾经迷恋的可以不迷恋了,我的心,安定了下来。内心对生活的忧虑少了,对无常的恐惧少了,对物质的依赖少了,对情感的欲念少了,对家人的抱怨少了,对未来的期许少了……
心上沉积的习气和秉性一点一滴的开始剥离。
格其心物,致其良知,修心养性
那颗心在圣贤经书的引领下,在走向返璞归真,在与天地万物同呼共吸
那颗心,开始仁慈,开始忠孝,开始敬畏,开始悲悯,开始慈悲,开始诚信......
终于,在某个瞬间,我突然发现智勇兄引领我开始读书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走上了明心见性的内修之路。我和我的同学们是在同修共度。
我们都知道,在这红尘纷扰之间,读圣贤书,悟理求真,实属不易。
但我们却在这里识人识理识心,识千百年来圣人先贤的无上智慧。
同修共度,是一种怎样的机缘。我们同学之中有七十多岁的沐风栉雨历经沧桑的老阿姨,有来自台湾的六十多岁经历丰富的老阿叔,有在生意场上叱咤风云的成功人士,有在企事业单位勤勤恳恳工作的精英,也有如同我样的自由职业者,大家不约而同,走到一起,以诚相待,清净博爱的行进在这条没有尽头的读圣贤,参真理,明心性,增智慧,知行合一的路上。
我们何其幸哉!此生此世,一起走在明心见性的路上。
愿不离不弃,同修共度。
2016.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