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了不少的个案,家长来咨询的问题出奇的相似:孩子上了中学,有了手机之后开始无节制的玩(家长视角),随后父母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孩子成绩下滑……于是爸爸强硬的收掉了孩子的手机。于是孩子反而把矛头指向了爸爸,父子的矛盾又阻碍了孩子学习精力的投入……于是陷入了恶性循环……当然,需要提到的是,我最近遇到的三四个案例中,妈妈跟爸爸的看法是相同的,只是孩子更针对那个扮演黑脸的爸爸。
在沟通过程中爸妈的一个担心都是:如果孩子拿到手机,肯定是控制不了的玩起来(事实大概率也的确如此),我不没收难道还有其他的办法么?等他真的自主明白了自律,黄花菜都凉了……这种纠结,和纠结后的决定,估计会出现在每一个类似情况的家庭。似乎是没有其他选项的一种选择,但其反而是最没有教育效果的一种选择!
(一)为什么说“没收”是最没用的教育方式
要解释“没收手机”为什么没有教育效果。首先要解释一个很多人都听过的行为培养的心理过程——强化。
强化分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两者相同点在于最后都会增加某个行为的发生,而区别在于当个体一个行为出现后,会出现一个新的刺激,或增强了一个刺激,带来行为增加,就是正强化;反之,一个刺激消失或者减弱,带来行为增加,则是负强化。
这里要提到的一点是,正负强化的过程并不是以我们的行为为标准,而是以个体的行为为标准。
举个栗子:孩子打扫卫生(行为),得到老师表扬(多了一个新的刺激),这并不一定是一个正强化的过程,如果孩子下次又主动打扫卫生(行为增加)那可能就才是正强化,反之,如果孩子以后更不打扫卫生了……那就不是强化而是惩罚了(有时候表扬的确会有反效果)
一个刺激,带来了行为增加,我们称之为强化,一个刺激带来行为减少,我们称之为惩罚……当然,这都是要以最后行为多少来定义,不论过程的好坏,以结果论英雄。
以行为培养的角度思考,没收手机,让孩子行为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
这似乎的确减少了行为的发生,但这并不是我们刚才所说行为培养的强化过程,只是一种行为的阻断——“他做不了这件事了”与“他不想做这件事”并不相同,而且我们可以预期一下,孩子一旦因为某些原因拿到手机后呢?似乎就像很久没有喝水的骆驼一样……必须得喝足了再说啊……
当行为阻断消失后,“没收”的行为,反而是一个强化行为的结果。
(二)既然反而强化了行为,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不停重复这样的行为呢?
因为“没收行为”并不一定是每次纠结选择之后的结果,也有可能融入了很多自动化的行为模式,这是我们刚刚所提到的“负强化”。
1.玩手机影响学习,因此一看到孩子玩手机(事件),
2.我们便陷入了不自觉的担心和焦虑(刺激),
3.但当我们没收手机后(行为),
4.自然也不会再出现各种各样的担心和焦虑(刺激减弱),
5.在遇到类似的时候,我们再次选择用自己的“强大”来阻止行为(行为增加)
我们在之后便进入了一种自动化的状态,一旦孩子某个行为引起了我们的担心和焦虑,我们便会倾向于选择阻止这个行为的方式,即使这种方式并不一定真的达到教育的效果。
一个形象点些的比喻是:
因为失眠,我们选择吃安眠药,每一次吃都能很快缓解失眠的痛苦,于是我们再次失眠的时候,会有更大的可能选择安眠药。但是,安眠药,对让我们学会入睡一点帮助都没有,甚至还会有些副作用。
没收只是一种行为的阻止,阻止某种行为,不一定会带来行为的增加和减少,这意味着并不一定是一种教育,而作为“施加者”的我们,反而这是一种强化自己行为的结果……这样的循环,一次又一次加强了我们用“没收”来“教育孩子”的结果。——手机也好,电脑也好,不让他玩,并不会达到他不想玩或者能控制玩的效果。这种完全没有教育效果的行为中,唯一的受益者只有家长自己……
(三)那我们能做点什么?
第一,回到初心,从教育的角度承受一些糟糕的感受
当我们用阻止某种行为来缓解我们的焦虑时,我们是否还记得当初为何焦虑?担心孩子的未来,他现在重要的学习,以及手机的确影响了学习。在这样的担心下,我们希望孩子达到的状态是——适度使用手机、正确看待手机、更多专注与学习。这三个目标下,我们再去思考可以做些什么。
约定时间通常是很多家长最开始尝试的方法。虽然通常情况下结果肯定比较悲观,但约定时间这件事本身是一个好的方法。尤其是如果孩子达到约定后,如果有及时的奖励(孩子的确认可的奖励),那更是完美了!
但问题在于:通常前几次的记过常常是孩子控制不住,然后强行阻止,之后吵架……这种体验实在是太糟糕了。
需要说明的是:只是感受糟糕,并不意味着方法是不好的,关键在于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能承受住糟糕体验的过程。
前几次要矛盾,是不是第十次也会矛盾?第100次还会像第一次一样爆发矛盾?这样的想法如果无法得到证实,我们也不会看到第十次二十次约定后孩子是否会有进步,因为如果我们回避这种糟糕的感觉,事情会如何好转我们不能预期,但它不一定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为了解决真正的问题,而承受现在的痛苦,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第二,确认我们的想法,比处理我们的情绪要重要
我们的情绪常常源自于我们自动化的想法,当孩子又一次沉浸在手机或者电脑中时,我们的脑海中会有哪些想法浮现出来呢?
1.玩游戏肯定耽误学习——绝对化思维
2.又玩起来了,前面的心血全白费了——以偏概全
3.这么玩下去就全完了——灾难化
4……………………
我们常常会因“扭曲的认知”而产生很多负性自动化思维,以上就是几个简单的例子。
似乎单独看这些想法时觉得可笑,但往往我们的担心、愤怒、无助都是从这些想法里出生的。如果我们用阻止行为的方式去解决(没收手机),我们便很快的避开了各种不好的想法和随之产生的情绪……但我们脑海中“玩游戏一定影响学习”;“再玩游戏前功尽弃”;“这么玩下去未来黑暗无比”的种种想法是否得到觉察以及确认了呢?玩游戏一定耽误学习么?这次的玩就代表教育没有效果么?这样玩未来就没有希望了么?
有时,只有忍着一口气,再观察观察,才能让自己的所有担心得到验证。也许结果也会不尽如人意,但每次经过验证的想法,才会对之后的行为更有帮助。更何况,我不信家长每次都管,每次孩子还都像第一次一样毫无顾忌……
第三,从强化的角度再看孩子沉迷的原因
前面两点其实更多是处理自己的问题,当我们把自己的问题处理好后,才能更加客观的看待孩子的问题——他玩电脑的行为,是如何被强化的呢?
玩游戏可以获得很多正向的刺激,例如成就感、乐趣、以及人际的融入(玩了游戏才能跟同伴有的聊)——正强化
玩游戏也的确可以减少很多负向的刺激,例如生活中的挫败感,被忽略感,父母的批评,同伴的不接纳等。——负强化
其实每个孩子玩游戏的行为,也是强化得来的,关键我们要分清,他玩游戏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的结果。
如果他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乐趣、融入等等积极的方面,那他自然也可以很好的回到现实生活,从生活中继续获得这些,甚至玩游戏中培养的对成就感、生活乐趣的渴望,还会帮到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
如果游戏是正强化的过程,我们的担心的确会少很多。但如果是负强化的过程,那一定也意味着孩子生活中的“痛苦”太多了,玩游戏只是一种回避痛苦的方式……这更加的棘手,因为我们不可能通过简单增加现实生活正向刺激的方式让他回到现实中,毕竟现实里还有太多让他觉得痛苦的刺激存在……我们首先反而是看看先要改变生活环境,这可能也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不幸的是,对于真正达到“沉迷”程度的很多青年人来说,他们往往都是负强化的情况……生活的痛苦不减少,他们很难真正的回来,试想,如果孩子因为逃避生活的痛苦而沉迷手机或者网络,现实有更残酷的“剥夺”了手机……曾听过真的有孩子因为手机被没收而有很多冲动的行为出现,似乎这样一项,也变的合情合理了……
手机,往往是我们在教育中最常没收的一个东西,十年前的武侠小说,现在的手机,十年后的xxx,可能都是每个青少年追求好事或者避免坏事的一个简单渠道。
教育的初衷一定是为了蜕变和成长,“没收”,只是解决了不安的因素,而它对教育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
对行为表现有立竿见影效果的事,不一定真的比那些似乎没用的事更有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