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与人相处,为人处世我们都要有退步的气魄,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争个高下,有时候要学会退,以退为进,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就像很多时候,暂时的失败,一时的退步,在短期来说,这种示弱对事业和人生来说都不一定是坏事,相反,它会为你的下一次进步积蓄冲击力。
那么如何在这种退步和委曲求全中找到合适的尺度,让自己活得更加从容呢?
一、退后一步,冷静处事
古往今来,那些安世处身者,他们在曲径通幽,卧薪尝胆中委曲求全,最终成就大事业,也因为他们始终相信纵然有一时的不如意,才会认为那些不顺都会过去,才能干出轰轰烈烈的壮举。
委曲求全并不是妥协和逃避,而是将自己深藏在这种智慧中,即使委屈一时,只要能让人冷静处事,那么做错事的几率也就会降到最低。
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难成大器。
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浓缩智慧,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古老传承,无论在何时都依然适用。
退后一步,即使一时处于低势,但在心灵上获得了某种轻松、潇洒的感觉,在精神上,做好了向前冲的准备。
二、停止愤怒,理智对待
有句经典谚语说过:“上帝要想让他灭亡,必先使他疯狂!”
从我们自身经历来看,无论何时何地,愤怒就像决堤的洪水那样淹没人的理智,让人做出不可思议的蠢事。
生气和愤怒,会让一个人失去应有的理智,也会让人在冲动中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给自己造成严重的伤害和后果。
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那些不该伤害的人,这就像一把双刃剑。
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地冲动,学会忍耐,用平常、稳定的心态,理智地对待各种事情。
三、自强不息,承受压力
俄国文学家屠格涅夫说过:“在开口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个圈”。这意思是说在我们选择要动怒之前先不讲话,以缓和不良情绪。
人与人的差别,有时在于如何对待受气,在于能不能承受“气”。
当你自己什么都不是时,有人看不起你,不断挖苦你,贬低你,这也没什么,最为关键的是自己要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就不会有人看的起自己。
所以我们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自强自胜,就改变不了受气的地位,当你成功时,情况就会不一样。
那些能承受者,他们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更不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而是在面对这样情况时极尽忍耐,能成功者,首先要能够付出,其次是能够承受,最重要的,是能够忍耐。
不能忍者必然被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困扰着,导致情绪失控,其实最后受伤害的是自己。
对于理智的人而言,学会忍耐是必不可少的人生功课。